【 第1页 第2页 】 | |
地方政府卖地偿债的冲动需被遏制 | |
http://www.CRNTT.com 2010-07-02 07:59:32 |
上海证券报发表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陆志明文章表示,这一席话背后,除了反映开发商寄望于地方政府挽救其危难之外,也透露出了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偿债压力之大。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剖析,地方政府,而非民间资本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才是铸就当前中国地方债务危机与楼市泡沫并存、并且相互不断推进的根本。 从最基本的市场经济理论来说,政府、企业与个人都是市场参与的主体。而要维护最为高效的市场充分竞争环境的实现,必须让上述三者各司其职、合理协调。政府主导承担市场监督者的角色,为市场形成良性竞争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企业与个人则作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来投资和消费。要是三者相互串位,彼此的市场定位与角色发生冲突,那么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就会被打破,而市场效率也会下降。 文章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方政府逐渐取代民间资本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主力,这一模式的出现并占据主导,源自对日韩等亚洲邻国高速工业化进程的学习。不可否认,日韩等亚洲经济体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政府主导模式的确产生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三星、索尼等跨国企业的迅速崛起,无不与政府背后的支持密不可分。然而,在最近二十多年间,这种以依靠低端劳动力、政府幕后主导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正遭遇内部经济活力不足、外部贸易竞争环境恶化的内外交困局面。 而在外部亚洲神话陷入泥淖的同时,中国原本顺风顺水的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也愈发困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就成了最为突出的问题。而受制于中央政府抑制楼市的政策,卖地收入这一地方主要财源越来越不确定,未来偿债能力因此打了大问号。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对未来经济可持续稳健增长的隐患,将对社会和谐发展造成较大冲击。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