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甄别复苏阶段 乃各国调控首要前提

http://www.CRNTT.com   2009-07-17 09:21:09  


精确判断经济复苏处于甚么阶段,对维持稳定复苏是关键。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讯/《上海证券报》今天登出陆志明的文章,作者认为:“如果经济复苏机制并未扎实确立,那么过快的放弃持续的后续措施,不仅会使以前的救市努力功亏一篑,同时也会造成经济重陷衰退或者复苏进程放缓的困境。”,因此“甄别复苏阶段乃各国调控首要前提”。文章内容如下:

  关于全球经济复苏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市场反弹还是反转,可以说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各界争论的焦点。对此,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7月7日在写给八国峰会主办国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的信中写道:各国央行和政府的干预行动,看来已使金融市场稳定下来,同时也刺激需求增加,“令环球经济停止坠落”。不过,他仍然认为:2009年仍是危险的一年,最近的收获可能很快出现逆转,2010年的复苏步伐依然不明朗。

  这一番言论主要是针对此前欧盟在上月峰会期间提出的“欧盟经济已经持续复苏,没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经济刺激措施”言论。虽然欧盟峰会在最后通过的声明中删除了这一内容,但是可以说这代表了相当部分发达国家宏观调控决策者的心态。佐利克的用意在于警示世界各国不要盲目假设“世界经济将要复苏”。

  如果秉持这一心态,那么各国宏观调控者将会放缓后续的救市措施。一旦前面的救援努力被经济衰退能量消耗殚尽,又缺乏必要的后续跟进,那么世界经济极可能在出现较大规模反弹之后再度陷入衰退之中;即便是衰退不会来临,经济复苏的力度也会大打折扣,全球经济将会进入缓慢复苏的进程。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形出现,对急于提升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世界各国来说均为沉重的打击。

  当然,世界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决策者之所以不愿再持续地推出救市措施,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首先,维持财政收支平衡考虑。从2007年开始的救市行动至今已经持续了两年有余,在此期间基本耗竭了早先的财政盈余,同时也产生了未来需要支付的巨额财政赤字。不仅美国加州财政已经依靠打白条度日,奥巴马政府也被迫削减公共医疗保障等可能会激怒公众选民的必要公共支出。由是观之,放弃持续两年多的救市政策实属无奈之举。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