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经济政策应向目标约束型中期战略过渡

http://www.CRNTT.com   2009-07-16 11:32:37  


经济政策需要有所调整
  中评社北京7月16日讯/在日前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形势变化,丰富和完善政策,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文章表示,在前期的政策刺激作用下,今年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很可能会达到8%,而环比计算的GDP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就已经达到8%,第二季度的环比增速将达到15%。那么,今年上半年以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和以信贷规模超常规扩张的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内对刺激GDP增长的效果目前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

  要满足今年GDP增长8%的目标,实际上今年的经济总量比去年只要增加2万多亿,就可以实现。根据今年上半年接近7.4万亿的新增贷款规模,全年的新增贷款有望达到10万亿,再加上中央财政4万亿投资中今年投放的2万亿,以及各地方政府配套的接近20万亿的投资计划,把这些加总来保障实现8%的GDP增速要求的2万多亿经济增量,成本不小。

  但短期正效益明显的政策,对中期和长期则可能有不同的意义,甚至可能是会带来负效益。在既有的政策组合下,结构调整的具体政策投入十分有限,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结构性风险,并没有完全化解,并且在投资总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可能有所放大。

  文章认为,今年以来的财政收入表现,已经说明了积极投资性的财政政策不具备可持续性,而根据经验,超过6万亿的年度新增贷款,可能导致超越经济需求、催生泡沫的风险贷款。通常,金融业的问题贷款两年内靠本金归还利息、两年后开始暴露为不良资产的规律,则预示着,如果我们不能兼顾政策的长短效问题,美国等中国出口市场在2到3年内恢复进口的预期一旦无法实现,那么国内经济在经济结构及基本矛盾没有得到调整、高投资和高信贷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会在2年到3年后,迎来经济的更坏时期。

  日本在基本经济结构存在严重缺陷背景下过度放大的资产泡沫,则给以后的经济带来了超过10年的全国性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衰退”期,代价惨重。目前,中国各地许多2007年的地王在还没有缴清地价款的同时,新抢地风潮开始出现,参与者已经包括了那些获得大量贷款的央企集团。

  文章指出,如果选择在既有的积极财政政策开支规模内,及时转向结构调整这一目标约束型、有中期战略意义的政策组合,我们是有机会平稳转型、让经济稳步增长的。现在消费在GDP中占比只有38%,如果用5年提高到48%,意味着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也就是要在既有的消费基础上每年增加6OOO亿到1万亿的增长。我们2003年的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就属于典型的直接补贴收入、带动消费的政策。现在,则需要每年实行10个类似规模的实质性补贴收入补贴消费的积极财政政策,比如减免增值税、建设廉租房、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等等。在目标约束型的中期战略政策中,政府有充分的选择,来实现结构调整和经济的中期平稳运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