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日本是中国发展必须的战略合作者

http://www.CRNTT.com   2009-06-08 09:49:14  


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中评社北京6月8日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今天在《上海商报》发表文章:“中日合作共赢的认识和努力”。作者指出:“如果说美国是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战略伙伴,那么,日本至少是我们在立足亚洲和放眼世界未来的努力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者。”文章内容如下:

  第二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昨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率团出席,幷与日方代表团团长日本外务大臣中曾根弘文共同主持对话。虽然,盖特纳近日访华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这次中日高层官员的对话,但是,这次对话至少会带来如下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有利于促进双边的贸易和投资。事实上,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2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也已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截至今年四月,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累计实际到位金额达666.8亿美元,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所以,双边经济活动交流的强化有利于中日经济的复苏。这一点日本方面更为重视。目前中国政府刺激内需的经济计划得到日本商业界的普遍关注,而且,日本企业近来由于产能过剩所造成的商品库存增加现象也正在随着对中贸易的渐渐复苏而在日益缓解。

  二是中日双方都想在后危机时代促进区域的贸易和金融合作,以增强今后抗风险的能力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今年一至四月,双边贸易下降23%,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下降了15%左右,双方都需要尽快通过合作来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给两国经济交流带来的困扰。虽然目前在具体的一些合作模式上两国的想法还存在分歧,但是在推动亚洲区域的合作进程上两国政府都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今后达成共识的内容和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

  三是中日经济存在较大的互补结构,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发育程度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日本跨国企业来华投资。中国方面也在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新能源的开发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这些方面日本具有比较优势,因为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水平和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空间非常广阔。又比如,在老人化时代的经济环境制约下,如何维持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日本走出漫长的经济低谷后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本来就资源稀缺,再加上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本积累开始进入疲软阶段,日本经济更是需要发展技术的优势和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所需要的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而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的中国正在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对外依存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从能源的约束,产业结构的升级,维持良性循环所需要的环境保护问题,到培育中小企业和防范汇率和金融风险等问题,都需要和在这些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进行合作,日本在与中国进行这些涉及面广、优势多的合作中,一定能够尽早摆脱已经缠绕它们十多年的增长“瓶颈”。

  如果说美国是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战略伙伴,那么,日本至少是我们在立足亚洲和放眼世界未来的努力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者。当然,今天这种重要关系能否转变成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双赢结果还取决于双方领导层的高瞻远瞩、企业家之间的精诚合作和两国人民求同存异、互相帮助的包容胸怀。尽管两国现在的发展阶段不同,从而所暴露出来的结构性问题各不相同,甚至在开放经济的环境下,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方国家的政策效果和经济稳定,再加上历史遗留的问题在合作过程中“时隐时现”,免不了会发生摩擦和合作脱节的现象,但是,如果双方能够看到我们有着广泛的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有着这些年来几代人打造出来的坚实的合作基础,那么,只要我们互相之间充满信任,加强合作,那些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资本市场的开放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共享的技术合作问题等——目前看似很难解决——都会凭借两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开拓未来的勇气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