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 |
中国个人信用报告:你有经济身份证吗? | |
http://www.CRNTT.com 2009-04-02 09:38:40 |
信用是个人最好的身份证 信用立国 信心比黄金还要贵重。但这份信心始终要建立在企业的良好信用与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之上。 文/陈旧 经济越萧条,信用越重要,真信用假信用才得以现形。前纳斯达克主席莫多夫一夜间从财富英雄变成世纪巨骗,从披露出的长长客户名单,便可知这老头之前积累的个人信用有多厉害,否则那些好莱坞名流IT新贵又如何肯自投罗网?民族乳业三大品牌因三聚氰胺而集体遭遇国人抵制,也是将辛苦积累数十年的企业信用轻易葬送。至于温家宝屡屡告诫美国要保障中国资产安全,言下之意则是要美国人善待自己的国家信用。 华尔街与三鹿们的破产,归根结底在于其个人与企业信用的破产。在信用被普遍怀疑的境况之下,人人怀着恐惧,只肯抱着现金,退回到原始人物物交换的光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需求,工厂也信心不足,只肯按需生产。银行也普遍惜贷,贷给民营企业惊走佬,贷给国有企业怕经营不善,贷给政府也怕贪污腐败,这即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经济大萧条。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 曾几何时,我们也是个爱诚信的民族。 民间传说里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左传》以信为“国之宝”。孔子也说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皆是将诚信置于比一切都宝贵的位置。 即使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费孝通所记载的“乡土中国”里,“乡土诚信”也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规范机制,在一个村庄里,人们相互知悉,信息基本对称,每个人对自己的名誉都很在乎,“诚信”就成了最理性的选择。 解放后,由于户籍制度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单位与组织对个人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个人自由虽遭受极大侵害,但客观上也让个人行为得以自律。 也只是在最近这些年,“信用”与“诚信”开始成为社会缺失值。一方面:个人信用似乎越来越重要,人人兜里都有几张信用卡,大多数人都住在用贷款买来的房子里,工作生活交际无形中都在提升或耗损你的个人信用;另一方面,则是整体性的信用缺失:且不说政治层面的“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社会层面的底线失守,道德沦丧,个人层面这是潜规则盛行于社会,成为基本的为官为人之道。 社会学家孙立平将此称为“社会溃败”,社会动荡的反面是社会稳定,社会溃败的反面是社会健康。在他看来,这是比社会动荡更大的威胁。 这种至上而下的不讲信用已经成为我们时代最常见的景象之一:华南虎事件早已水落石出,当地政府仍在遮遮掩掩,随时间消逝的不止有网民的耐心,还有政府的公信力,至于“俯卧撑”与“躲猫猫”,则更是将政府信用视为儿戏。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本来不值得讨论,却因为爱国者蔡铭超不合常理的行为与冠冕堂皇的言论,而成为2009年最无趣的事件之一。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