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台湾主体意识”权力化过程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17-01-27 00:17:27  


 
  注释

  ①学界对“台湾主体意识”已有大量高质量的分析,本文尝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②刘郦.从权力/知识观点看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知识观〔J〕.河南社会科学,1998(4).

  ③姚大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60.

  ④姚大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63。

  ⑤姚大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64。

  ⑥文兵.福柯的现代权力观评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3)。

  ⑦戴国辉.台湾结与中国结[M].台北:远流出版社,1994:67.

  ⑧回顾惊心动魄的5次台海危机〔EB/01〕.中国台湾网 http://www.taiwan.cn/twzlk/lsh/zhanhou/200909/t20090903_991098.htm

  ⑨施敏辉编.台湾意识论战选集〔M〕.台北:前卫出版社,1988:11。

  ⑩陈星、相靖.“台湾主体意识”的概念性解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9(4)。

  ⑪金源坤.台湾意识的政治化与社会分裂〔J〕.两岸关系,2006(4)。

  ⑫文兵.福柯的现代权力观评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3)。

  ⑬陈星、相靖.“台湾主体意识”的概念性解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9(4)。 

  ⑭李东晓.福柯的话语权力观与“沉默的螺旋”〔J〕.中国传媒报告,2010(1)。

  ⑮金源坤.台湾意识的政治化与社会分裂〔J〕.两岸关系,2006(4)。

  ⑯福柯着、于海译.真理与权力[EB/01].http://jinglanke.fyfz.cn/b/290130。

  ⑰王建民.“台湾主体意识”对岛内政治和两岸关系的影响日益严峻〔J〕.中国评论(香港),2012(4)。

  ⑱陈孔立.走向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245。

  ⑲刘国深.当代台湾政治分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63。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