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珠三角超级国际大都会 如何构建 | |
http://www.CRNTT.com 2009-02-19 10:39:13 |
一、粤港澳合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构建以港深为“中心”、广佛为“副中心” 、澳珠为“次副中心”的珠三角超级国际大都会应成为战略性发展目标 粤港澳合作,不是一般性的区域合作,而是要建立一个与大纽约、大东京、大伦敦相比肩的世界顶级大都会区。只有明确这一点,才可能给大珠三角的区域融合及经济一体化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坐标导向,使粤港澳有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和共同的“世界级”发展目标。 实际上,构建港深为中心、广佛为副中心、澳珠为次副中心的珠三角超级国际大都会,不仅是粤港澳突破各自发展瓶颈、实现优势互补、经济融合的需要,也不仅是对内承担推进经济成长和引领开放战略升级的需要,而且是作为“国家代表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对外发挥占据国际市场制高点,掌控国际资源配置和标准制订权,谋求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占据更高端位置的需要。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选择,也是世界经济新格局的需要。世界金融海啸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造成严重冲击,不仅要求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而且期待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世界金融海啸带给我们的启示,不只是要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安全,也不仅是扩大内需,改变国家经济过于依赖对外贸易的被动局面,还包括要加快我们国家的超级国际大都会建设,以适应我们中华民族和国家的伟大复兴及在国际上承担更大责任的需要。 比较而言,在中国现有的区域性大城市群中,粤港澳最有条件率先构建超级国际大都会。大珠三角经济区与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区相比的明显优势,不仅是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排名在国内或国际均位居前列,而且在于其具有“一国两制”的特色,拥有香港这样一个与国际市场运作和惯例完全接轨的亚太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资讯中心,具备调配全球资源的基本条件,包括区位优势、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居全国各城市之首的经济规模、多功能服务中心的地位,以及多年来所建立的法律、制度和所积累形成的国际化优势。此外,与香港相毗邻的深圳又是国家明确定位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的“一区四市”。因此,以港深为中心,粤港澳都市群的联手,称得上是“强强合作”。在我国内地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称得上国际金融中心的大都会,而短时间又不可能建成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利用香港“一国两制”的优势和所具有的国际化优势,加速构建以港深为中心、广佛为副中心、澳珠为次副中心的港深穗澳为主体的珠三角国际超级大都会。 在确定粤港澳合作的珠三角超级国际大都会发展目标时,还需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既有量的指标,又有质的指标。 据预测,在《规划纲要》终止的2020年,大珠三角都会区的GDP将逾2.6万亿美元,经济规模超过纽约、东京、伦敦三大超级国际都会区;到下一个30年的2038年,大珠三角都会区的GDP超过5.5万亿美元,大约分别为纽约、东京、伦敦超级国际大都会区的1.8倍、1.9倍和3.5倍。不过,单从经济总量上去评价粤港澳合作的发展目标,是不科学、不全面的。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由此带来的经济质量和经济结构是否实现了质的飞跃。构建珠三角超级国际大都会,并非简单的增量,而应该是经济扩张更紧密地与追赶先进水平相结合。 二是要有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标准制订权的指标。 大珠三角虽然在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中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却一直是被动地参与分工,未来我们应当主动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标准的制订权,这应该是构建珠三角超级国际大都会的基本要求之一。作为超级国际大都会,必须既是国际性的金融贸易中心,又是国际性的生产控制、决策、管理和标准制订权中心,即同时具有金融贸易、生产控制和标准制订这三方面的功能,才能成为协调、营运和指挥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中枢之一,具有极大的集聚和扩散国际经济能量的功能,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将来的珠三角超级国际大都会,应该有相当数量的银行、贸易、产业机构和大型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产业总部。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