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理性繁荣 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11:30:37  


中国经济在拨开高增长的迷雾之后亟待以双轮推动经济增长向内生性轨道切换。
  中评社北京3月17日讯/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新一届政府上任刚好满一年。若以数据衡量的经济成绩单,显然不乏执政亮点。但看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听他在记者会上的答问,中国经济增长向提质增效的轨道切换,才是本届政府诸多要务之首。事实上,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一直在对体量巨大但问题缠身的宏观经济体系做全面体检,而从体检结果来看,显然无法令人乐观。无论是积重难返的产能过剩问题,还是地方债和影子银行风险,抑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房地产调控,乃至国资改革,等等,无一不是极为棘手的高难度命题。面对主要经济体中产能过剩最严重的现状,即便是再高明的经济能手,恐怕无法手到病除。

  上海证券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文章表示,很难想象,一个经济总量只占全球比重10%的国家,仅仅钢铁产能就超过全球产能的50%。而目前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船舶五大产能过剩行业的总负债规模已达到了7.7万亿元,其中仅有息负债规模即达到5.15万亿元,即便上述行业未来两年整体去产能化率达到11.2%,所产生的不良贷款也有5700亿元。如果加上其他行业的产能过剩,则问题更为错综复杂。笔者预估,要全面消解日积月累形成的庞大产能过剩,至少需要5年时间。至于地方债和影子银行风险,至少在目前看来,尚未找到有效解决方案。几乎占到中国经济一年产出三分之一的地方债,实际上是原有政绩考核机制卵翼下的结果,亦是各种权力寻租的最大平台。地方政府举债来源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和过度依赖土地偿债,极易引发财政和金融风险的交叉感染。如今,某些城市新区的一年财政收入都还不起利息,以至于这些地方的政府腾挪空间愈来愈小,尽管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政府性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但与2010年相比,省级、市级、县级政府债务余额分别增长了61.75%、56.34%和77.34%,高速增长的债务规模和短期集中偿付压力,不能不让社会各界都捏了把汗。一旦地方债危机全面爆发从而引爆影子银行危机,由此触发的系统性经济与金融风险,甚至比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危害更大。

  文章指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今面临着与经济规模同等级别的内外部风险,依靠信贷扩张引致的经济增长模式难再持续,产能严重过剩,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价格泡沫随时可能破灭,债务链条由于经济增长动力衰减而面临断裂。最高决策层一年来日渐清晰的经济发展路线图表明:正是看到了中国经济日渐困难的发展生态,以及经济转型的紧迫性,中国经济在拨开高增长的迷雾之后,亟待以双轮推动经济增长向内生性轨道切换。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依靠资本与外需驱动的增长动力日渐衰减,在国际产业转移红利、“入世”红利以及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之后,简单追求高增长不仅是低质低效的政策选项,更会增加经济转型成本。看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增长历史,政府的能量和动员力再大,制度改进空间再大,也不能改变一个巨型经济体在高速增长30年后增长动力衰减的趋势。中国自1980年以来长达30余年的高速增长周期告一段落,转向年均7%甚至6%的中速增长,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自然逻辑延伸。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