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台湾两大主流论述的危机与对策

http://www.CRNTT.com   2022-02-28 00:05:45  


 
  2、方法:

  其次是对于所界定出的两大政治问题之解决提出各自之话语论述作为解决之方法所在。由前文所述,国民党与民进党各自部分矫正了该党自身的激进意识形态立场,见之于“正统‘中华民国’立场”与“独立建国诉求”之深蓝与深绿均不再具有党内主导力,而面向作为“真实问题”的“和平”与“选举”提出各自成熟的话语论述,谋求二者的兼顾。

  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鉴于台湾社会认同问题失焦的特殊性,话语论述的提出也是契合于符号层面的认同动员因素,因而两党的话语论述不可避免带有“国民认同界定”的色彩;二是鉴于选举问题与和平问题二者并非完全重构与逻辑一致,两党的话语论述在兼顾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造致“问题投入”的不一致,会有投入偏差之出现。

  针对于“和平问题”与“选举问题”,国民党建构的主流话语论述是“‘中华民国’论述”。一是以“‘中华民国’”内涵的“一中宪法”作为维系两岸和平稳定的依托,构成两岸三方默认之和平现状的“最小公约数”,由此服务于“和平问题”之解决;二是以“‘中华民国’”的“国民认同身份”作为面向“选举问题”的“身份认同动员方式”,依托于“大中国情结”作为认同动员符号,从而实现对此两大问题之解决。而由于岛内的现实情况是“单一中国人认同”的逐年递减,因而“‘中华民国’论述”之提出,本身便带有“和平压倒选举”之运作逻辑在其中,以“和平”为主要价值构成话语重心。

  而民进党对于“和平问题”与“选举问题”的解决,所建构出的新版主流话语论述是“‘中华民国’台湾论述”。一是在“选举问题”上,以“‘中华民国’台湾认同”作为“身份认同动员方式”,较之于国民党论述路线中“‘中华民国’”的“‘国民’认同中心”,凸显出“台湾”的“主体性要素”,因而实际上是以“台湾主体性认同诉求”作为“身份认同动员方式”,以“主体性认同诉求”作为选举动员之认同符号;二是以“‘中华民国’台湾论述”所蕴含的“‘中华民国’”符号,作为“维持现状”的“符号说明”,较之于国民党“‘中华民国’论述”是以“一中宪法”作为现状稳定之工具,民进党则是谋求“‘中华民国’符号”的“包装”希冀达到“维持现状”的和平问题解决。由于和平所牵系的“现状”之解释权主要在于大陆,民进党的“‘中华民国’台湾论述”很难“包装过关”,因为其坚持本身便带有“选举压倒和平”之运作逻辑在其中,以“台湾主体性”为主要价值构成论述之重心。

  3、效用:

  最后是以效用作为评价方法的依归,对于两党各自的主流话语论述方案加以检验,可以发现其中各自蕴含的部分“无效性”乃至“负效应”,值得两党资为参考去调整乃至改造既有的话语论述。话语论述之效用,分为话语论述本身是否合理之“内在效用”,与关系话语论述应用层面合理性之“外在功用”。可以发现,国民党与民进党的话语论述均存在“内在效用”上的不合理,而尤其作为执政党之民进党的“‘中华民国’台湾”话语论述,在应用层面的“外在效用”上更会造致不利之局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