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 |
妄谈孝道,是北大的堕落 | |
http://www.CRNTT.com 2011-10-14 11:03:34 |
家长观点 孩子学习好就是最大的孝顺 家有17岁儿子的王英,从不让儿子做家务活,儿子也没有主动帮过她的忙。“虽然儿子又高又壮,没有洗过一次碗,拖过一次地,但是我认为儿子是孝顺的。他成绩排名年级前列,心态乐观,与人友善,我们从来不用操心他。”王英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懂事、有出息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章叶的儿子今年7岁,她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让孩子多体会父母的心情,学会换位思考。“孩子还小,没有独立,不必为父母做什么,但是心意很重要,要会关心父母。同时还要爱惜自己。这就是孝顺。”章叶说。 记者采访多位家长后发现,在家长们的心中,孝顺的含义有很多,从经济到精神都有,标准不一。不过,大多数家长的观点都与王英一样——孩子学习好就是最大的孝顺。 校长表态 推荐学生“思想好”排首位 湖南省今年新增了两所推荐学校,11所中学的校长可以各推荐1名学生。对于北大的规定,中学校长们大多表示支持。 长郡中学副校长陈来满说:“现在大多为独生子女,全家都以孩子为中心,导致有些独生子女根本不为他人着想,而孝敬父母是基本的品德,北大的这条规定是一个很好的倡议。”陈来满表示,推荐上北大的不一定会是成绩最好的,“如果成绩好而思想品德不好,我们也不会推荐,毕竟成绩好的人那么多,我们会综合考量。” 长沙市一中校长赵雅茜也对北大这一规定表示肯定:“这是对传统美德的弘扬。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报效国家。” 不过,也有一位高三班主任老师表示,“孝敬父母”在《中学生守则》里有着明确规定。可以说,这只是对一个合格中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推荐上北大的目的是为了选拔更优秀的人才,符合《中学生守则》的规定应该是理所当然的,根本没必要再专门作出规定。 对于准备推荐什么样的学生上北大,湖南一些中学校长表示,基本上还是会按照往年的推荐标准,即学生必须有“三好”:思想好、成绩好、身体好,而思想好则排在首位。 专家意见 这一规定的噱头大于实际意义 昨日中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博客上发表文章表示,北大推出“不孝顺者不予推荐”,从道理上讲是可理解的,也体现了学校对于这一为人基本品德的看重。但是仔细分析下来,噱头大于实际意义。 熊丙奇在博文中称:“天底下有哪个父母,明知孩子可以获得推荐上北大的资格,而站出来说,我的孩子对我不孝敬,请不要推荐。情形可能恰恰相反,就是孩子不孝敬,父母也会努力说孩子的好,而且会对说孩子不好的人发急。同样,学校也不会说自己培养的、学科成绩很好的学生,会有孝道的问题——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他还表示,孝敬父母是很难作为评价标准纳入评价体系的。从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体系看,根本就没有这种似是而非的评价指标,其多元评价体系,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其中,社会责任感是这样评价的——如果一名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但他却用大量的时间打工挣钱以及从事志愿者服务,这就表明其有责任感。打工挣钱,是为家庭分忧,志愿者服务则是服务社会,往往,这些学生学业成绩并不特别突出,但却会得到名校的青睐。如果北大在乎孝道因素,就应该增大贫困学生入围自主招生的比例,因为这些学生能上北大,就是最大程度地体现对贫困家庭、父母的孝道。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