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日本重回亚洲?

http://www.CRNTT.com   2009-02-13 07:23:35  


 
  日本在区域经济整合上主攻EPA方式,其解释是门槛较低的FTA不能涵盖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变化,而EPA则涉及投资、服务、人员流动及金融货币等新领域的规则制定权。事实是,通过与东亚各国展开EPA谈判,幷用ODA(政府开发援助)及投资等优势,日本可获得领先于WTO的规则制定权。但这样的居高临下,使得目前它的签约对象局限于新加坡、墨西哥等经济小国,而中韩更擅长的FTA方式却可以扩展到东盟甚至美国这样的大经济体。

  日本有关方面将“东亚共同体”诠释为“全面和高层次的EPA”,摆出了自己将引领共同体建设的姿态。然而,EPA的雁行模式未必敌得过FTA的矩阵模式。中国自2002年与东盟签订第一个自贸区协定以来,平均每年都会增加一个FTA伙伴,而随着FTA伙伴的增加,中国作为FTA轴心国或中转国的地位将日益凸显,这要比日本精耕细作但投入不菲的EPA模式见效更快。一个事实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18亿人口,却将在2015年前实现11国之间绝大多数产品零关税。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对松散的东亚共同市场,可谓水到渠成。

  当然,“共同体”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整合的概念,它还必须维系国家安全保障上的共同利益,可以使相关国家为取得和平与繁荣的背书而不惜委托主权。从这个指标上说,日本目前主推的东亚一体化模式有其先进性,因为覆盖面更广泛的EPA包括处理争端的法律体系、标准和认证等法治内容,比单纯的FTA自贸协定更能触及到政治共同体所必需的构件。

  可是在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多样化,地区冲突、矛盾(朝核、台海)空前尖锐,美国及其主导的同盟关系(美日同盟)的影响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东亚共同体的概念几乎不存在包含安全保障的余地。相关各国间唯一的最大公约数,恐怕也就是利用FTA加强经贸联系,增进相互信赖,以期加快一体化进程,朝“共同体”方向位移而已。如此说来,EPA模式还是显得曲高和寡。所以,在现有WTO平台无法推进深层次的减税安排的情况下,日本也没有放弃FTA这个替代性的贸易武器,而且有与中国分工合作的意图。

  “东盟10+3”走到尽头

  2009年1月7日,泰国新总理阿披实称,拟将2月底3月初的上年度东盟峰会的地点改为泰国海边度假城镇华欣,以免被亲他信民众骚扰阻挠。此前,由于民盟在曼谷机场反颂猜政府的示威,原定于2008年12月的东盟峰会被迫推迟,地点也由曼谷改为北部城市清迈。阿披实同时宣布,因为时间配合不上,原本要同时举行的东盟领袖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洲和新西兰领袖的“10+6”会谈,将改在4月举行。此番颇为无奈的宣示,连同此前东亚三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的启动,不啻表明以东盟为主轴的“10+3”机制走到尽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