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智库:台籍教师对两岸融合发展作用特殊

http://www.CRNTT.com   2019-09-26 00:12:56  


 
  四、台师夹缝求生,终将成为永远的“陆漂”

  一位对台研究学者在私下闲聊时表示,随着中国大陆走向国际化,延揽境外人才是大势所趋,这波是台湾人抢到了几年先机,“中国大陆打开大门欢迎你们,但台师来了,总要凭实力生存吧!”此话真是一针见血,短期是利多、长期就看个人造化了。这从台湾媒体零星采访报道及2018年、2019年台湾“(台湾)天下杂志”两次大规模派人实地采访报道,及从几个约400多位台师的wechat、QQ大群中即可得知,他们之中有人待了一两年便赔款离开,多数骑驴找马,边教书、边找寻机会跳槽;只有少数打算安身立命想长久发展,而这类型的老师,多半举家迁移或到此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为什么这一波跨越黑水沟的“学术移工”如履薄冰地找生存的缝隙呢?因为大陆高校迷信于“科研成果”或有改制成“大学”的压力,导致台湾教师的“科研压力”较高,而各大学订定的KPI,也超出老师们的负荷,从台籍教师“聘用协议书”中几乎都有聘期3年内以第一作者完成CSSCI/SSCI/EI收录论文两篇的条款;私下闲聊时即有不少老师说:“如果我能在三年内发表两篇顶级期刊论文,我在台湾也能找到教职或直接到欧美、香港或新加坡的一线大学教书,也不用离乡背井、抛妻弃子到大陆教书了!” 也就是说,学校通常会在第三年审批老师的科研进度,以决定是否续聘及薪酬。一旦没达标就扣薪或得另谋高就。笔者就认识几位原在台湾是流浪博士,在中国大陆却成了游牧民族,他们在大陆已换了几个省几所学校了,他们擅长教书,也很能融入师生圈,是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但由于自身因素,及台湾学术训练的语境和逻辑与大陆差异大,发表论文着实吃了不少苦头,只能在夹缝求生,或许终将成为永远的“陆漂”。

  五、大陆聘用台籍教师是“融合发展”的展现 

  2016年3月5日,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12届全国人大4次会议时,首先提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念;2017年6月的“海峡论坛〞,大陆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于致词时强调,两岸要“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同年8月30日举行的第15届“赣台(九江)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会”,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表示,大陆将持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以往,大陆虽以各项“惠台”措施争取台湾民心,但易被视为“统战”难以收效;近年来大陆调整思维,从“走出去”转为“请进来”,主动争取台湾民心,敞开大门让台湾民众到大陆就业生活,以亲身参与大陆的经济社会建设,并直接受益。大陆涉台人士指出,当前大陆强调“融合发展”,是反思过去几年对台工作的经验教训,岛内马政府时期两岸交流扩大、深化,但主张统一的台湾民意反而越来越少,主因就是交流互动虽增进两岸利益连结,但只增进各自利益,无法形成双方共同利益。因此,在习近平的“两岸一家亲、两岸心灵契合”等对台思维下,透过经济、社会及文化的“融合发展”,让台湾民众亲身感受大陆的发展机遇,较易拉近彼此的心灵契合。基此,2017年年底迄今大陆重要涉台官员及有关涉台研讨会,皆以“融合发展”为主轴,显示继“一代一线(青年一代、基层一线)”取代“三中一青”后,大陆对台政策主轴近期已有所调整,过去的“和平发展”已由 “融合发展”所取代。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19大报告中,指出大陆“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虽未明文提到“融合发展”,但已清楚阐明其意涵。显示大陆对台政策主轴确已由“融合发展”所取代,再由近期福建扩大争取台师赴陆的政策来看,明显是“融合发展”政策的又一具体展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