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世局大变 台湾何去何从

http://www.CRNTT.com   2018-10-28 00:21:16  


 
  三、涉台的国际环境发展历程

  以下,从三个角度分析相关涉台因素,国际体系发展、两岸关系互动与不同时期的领导人思考与作为。

  1.两蒋主政的时期(1949-1988)

  首先,在国际体系部分,在冷战时期,美苏核武对抗,台北与北京隶属于不同集团阵营,双方处于美苏从属下的对抗安全态势。台湾成为美国围堵中国第一岛链的不沈航空母舰,自然约制两岸之间的往来,加上,台美之间于1953年在韩战结束后,签署“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形成美台军事同盟关系。

  因此,第二、在两岸间互动,居于体系对抗结构下,台北与北京不相往来,双方抱持消灭对方、争夺中国正统代表权之争。

  第三、决策者思考方面,蒋中正思考一切以军事反攻为主,制定“国光计划”目标在于伺机反攻大陆。其后,蒋经国继任,美国已经开始改变对中国的态度,1972年双方签订“上海公报”,进行“关系正常化”。因此,军事反攻已经无法成为选项,反而,台湾内部“政治民主化”开始酝酿,开始推动解严、终止动员戡乱临时条款、扩大中央民意代表民选。

  2.李登辉主政时期(1988-2000)

  首先,在国际体系部分, 世局进入后冷战时代,两德统一之后,引发东欧自由化运动,导致前苏联解体之后,东西欧整合,美国单极主导多元力量兴起。

  第二、在两岸关系方面,李登辉开始主导新型两岸关系发展,成立陆委会、海基会负责大陆事务,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与发布“国家统一纲领”。开始展开制度化与中国大陆的交流与互动。

  第三、决策者思考方面,李登辉于1995年前往美国母校演讲,在专题演讲上多次提出“中华民国”用语,在1996年台湾第一次“总统”直接民选之前,台北基本上透过“经美制中”,游说华盛顿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空间,北京方面对台启动三波飞弹演习,引发第三次台海危机,美国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南北巡弋台湾海峡,一定程度稳定情势。1999年为了因应后续两岸海基会与海协会的上海和平论坛,李登辉提出“特殊国与国之间关系”,简称“两国论”,从此被北京拒绝往来,认定是“台独”同路人,也因此阻碍两岸正常交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