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粮食中的隐忧

http://www.CRNTT.com   2011-02-13 09:06:44  


薄薄的新雪之下,冬小麦长势明显不如去年。
  中评社北京2月13日讯/60年来最晚的一场初雪,2月9日终于降临京城。尽管这场雪下得不大,对缓解北方冬小麦的久旱作用有限,但毕竟是一个好的信号。与此同时到来的,还有国家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扶持措施——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出台10项措施,进一步扶持粮食生产。

  这10项措施,着眼于国家整体的粮食生产和物价稳定。数据显示,1月下旬50个城市29种食品中,绝大多数的价格在持续上涨,菜价更是涨速加快。鉴于此,市场普遍预期,今年1月CPI涨幅将超5%,紧接着,出于对通胀的担忧,央行日前再次加息。

  经济参考报刊登时评人邓聿文文章表示,孤立地看,少数月份超5%的CPI涨幅并未达到严重通胀的程度,似乎不必大惊小怪;但是,考虑到此轮物价上涨是在上一次通胀不久后的整体物价反弹,实际的通胀水平至少已经达到严重通胀的边缘。尤其以粮食为主的食品和蔬菜价格涨幅巨大,对严重依赖食品的低收入群体将形成很大冲击。而从中外处理通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看,对恶性通胀的忽视,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文章分析,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物价和通胀,原因首推北方的持续乾旱。据统计,北方冬小麦主产区旱情,已使1.12亿亩冬小麦受到影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八成以上。北方的旱情是近期催高食品通胀的主因,对中国夏粮生产也将构成严重威胁。不仅如此,其影响已波及国际粮食市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7个月上涨,今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达231点,创历史新高。这与中国北方的持续大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