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粮食中的隐忧

http://www.CRNTT.com   2011-02-13 09:06:44  


 
  除此之外,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下降以及在粮食7年连续丰收后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都使得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巨大隐忧。

  近年来,种子、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使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再扣除机械作业费、用工成本等,农民种粮收益增幅实际不高。因此,若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而在无法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从这一角度看,近几年粮食尤其是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有助于种粮农民将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源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增加粮食产量。事实上,可以把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涨更多视为一种恢复性上涨,这种上涨本质是对长期以来资本边际报酬率过高、劳动和土地的边际报酬率过低的一种纠偏,同时也让价格信号在粮食生产中发挥调节作用。因为只有让价格信号指导农户和企业的行为,他们才会把资源投向涨价的领域,增加涨价商品的供应,实现供给需求的新平衡,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消除通胀压力的根本之道。

  一些地方在粮食连年丰产后放松生产的倾向,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不重视,二是将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农地用作房地产开发。水利设施不受重视,甚至处于“带病”运转的状态,在遭受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时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对粮食安全是非常有害的。而把宝贵的农地卖给房地产开发商以套取暴利,也是近年来一些农作物和食品供应短缺的原因。

  文章指出,粮食足,天下安。要实现今年稳物价防通胀的目标,搞好粮食生产是基础。基于此,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10项措施都非常有针对性,如扩大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范围、中央财政预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加大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加上此前公布的“一号文件”强调对水利的投入,应该至少能确保今年的粮食产量不会有大的下降。但为长远计,还有必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如严厉监管地方的征地、卖地活动,开拓更多的海外食品来源渠道,提高民众收入水平,完善食品涨价与贫困户补贴挂钩制度等。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