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台湾青年政治态度与趋向

http://www.CRNTT.com   2021-12-26 00:02:23  


 
  一是藉选举平台进入台湾建制的意愿升高。在“立委”、“直辖市”议员、县市议员以及乡镇市民代表与村里长层级的选举中,台湾青年的参选人数在近几年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如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台北市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市议员参选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平均45岁,29岁以下就有9人。

  二是青年投票热情也有明显上扬态势。在2014年以前的历次重要选举中,台湾青年群体投票率都远低于总投票率,2000年到2012年之间平均投票率长期维持在30%左右。2012年“大选”投票率也仅有50%,“首投族”更是存在严重“窝票现象”①。在2014年台湾地区“九合一”地方选举中,青年群体的投票率达到了75%-78%,这一数据远高于当年选举67.6%的总投票率。2020年“大选”的投票率创近8年来历史新高,达74.9%,而在此次选举中,青年选民约667万人,约占选民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20-23周岁首投族人数共有118万人,占选民总数的6.14%。②

  三是积极筹组政党或社会团体,强化青年力量的建制化。近十年,台湾高潮迭起的社会运动及素人参政“典范”对青年产生“政治启蒙”效应。靠“反服贸运动”起家的“时代力量”党就由青年筹组、运作,成为立法机构四个党团之一,即国、民两党之外的关键小党。台湾基进党的主要成员以70后、80后为主,其中陈柏惟在2020年“立委”选举中击败国民党籍参选人颜宽恒成为基进党首位“立委”。此外,政治性的外围青年社会团体活跃度升温明显。这些青年团体力量薄弱,并不构成直接组党的门槛,但仍积极以直接参选之外的边缘方式影响选举走向,如台湾青年民主协会在2020年选前筹组“返乡列车”运动,募款250万新台币资助约3500名学生回乡投票。③

  (二)政治态度取向存在严重矛盾性

  一是渴望跳脱蓝绿却受限于制度困境多依附于蓝绿。据民调显示在2020年“大选”中,尽管首投族较认同绿营论述,但并不愿卷入“统独争议”,更重视“居住正义”。国、民两党在选举中炒作“亡国感”与“剥夺感”对决在青年群体中煽动作用有限。台湾青年普遍希望超越蓝绿、厌倦两党政治分赃,并进行超越蓝绿的尝试。尽管发达的网络资源及信息交流平台为青年力量的“觉醒”、抗争提供有力条件,因青年参政门槛较高且政治资源匮乏,难以撼动台湾的两党制,步入政坛后常被蓝绿政党收编。在选举投票中会倾向选择青年政策占优的政党。

  二是具有反体制与反权威性且具有“小确幸”心态。台湾年轻人普遍对台湾社会的政治与资源分配格局存在抵触心理,对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充满深度的忧虑与不确定感。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台湾年轻世代对政经环境的持续恶化及社会不公的忧虑感与绝望感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比例反而明显提高,不少人甚至宁愿选择以发起、参与社会运动的激进方式进行利益表达,以自下而上的街头抗争手段谋求改善生存困境。同时,在青年群体中弥漫着浓厚的“小确幸”情绪,是一种祇关注眼前小幸福、小日子的心态。由于现有的两党制结构内部的官僚化、机制僵化、派系斗争等问题,压抑了岛内青年向上流动的空间,使青年抗拒传统政治生态。“小确幸”反映了青年无力对固化社会结构进行变革的逃避心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