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香港选制改革与多元整合

http://www.CRNTT.com   2021-04-10 00:04:25  


 
  二、香港二元意识形态之争下的选举困局

  普遍选举(Universal Suffrage)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一般来说,是指一人(达到一定年龄者)一票的选举方法。普选之所以获得许多人的推崇与青睐,主要是由于这种选举模式产生的结果代表了所谓的普遍意志(General Will)。

  然而,随着近年民粹主义在全球的复兴,使普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民粹主义(Populism)是在19世纪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主张普遍民众的权益,相信普遍大众的智慧。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极端强调民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性力量;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们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管理。民粹主义主张依靠民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从根本上反对精英主义。认为掌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建立的制度和制定的政策损害普通民众的利益,因此民粹主义者往往都是反精英和反建制的。民粹主义者认为全球化对普通民众不利,对统治精英有利,因此也反全球化。

  民粹主义者认为通过选票有可能改变他们反对的政府和政策。民粹主义所主张的一人一票,以多数票决的方法带来了民粹主义的核心问题,即决策的非专业性及盲目性。这直接导致普选制度可能衍生出“多数人的暴政”。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经提到,民主制度的最大优点是自由,但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则会破坏民主社会的基础,最终导致极权。从历史经验来看,假如民众一味相信自己的决策而自身又没有任何制约,那么个人的不良思维模式可能会上升为不良行为模式,乃至演变灾难。

  今天的政治现实,是世界普遍性的意识形态斗争思维被强调和宣扬,并因此强化了民粹主义的蔓延。这种意识形态斗争状况的世界普遍性,包括在香港,很大程度是源于美国在全球的对华政策。随着中国发展,美国认为中国将会对其霸权构成威胁。为了应对中国,除了在外交和军事等正式国与国之间层面进行对抗之外,还通过其所谓的软实力,利用文宣方式挑动不同国家的民众,产生对中国的负面感觉。从较远的“一带一路”,抹黑中国和沿线国家的正常借贷和贸易合作关系,说成是所谓的债务陷阱;到今天中国对其他国家基于人道合作提供新冠肺炎疫苗帮助,又被抹黑为进行所谓疫苗外交。很不幸地,香港社会也跌入到美国这套话语陷阱当中。香港一些参政人士,完全基于对中国的意识形态仇恨来进行政治工作。对内,他们尝试阻挠一切政府提出的政策,也因而有了反对派所谓的“35+”揽炒动员,其目的便是通过完全瘫痪政府和议会运作来追求其政治诉求。对外,这些参政人士在组织选举动员时,往往以挑动选民对中央和特区政府的仇恨为基础。这一类通过贩卖恐惧和仇恨的选举动员方式,跟美国以特朗普式选举动员为代表、或者是台湾蔡英文在2020年选举中向选民贩卖所谓的香港恐惧的选举策略,通过强化民粹主义获得选票有着非常相似的原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