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供给侧改革应该侧重改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6-01-24 08:26:47  


 
  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全面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夯实稳增长的基础

  楼市、股市难以支撑其经济的发展,但没有产业支撑经济稳定增长也不可能实现。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显着特征是供给与需求关系出现了新变化,要以此为契机,紧跟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步伐,打造更加强大的新兴产业,抵消传统行业衰退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拉动。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以新产品带动新产业。依靠原有的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达到极限,陷入增长发力的窘境,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大力发展创新,通过基础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等实现新的技术进步。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进行,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使制造业呈现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特征,以此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兴起。

  二是大力推动“互联网+”的组织模式,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在工业领域,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改造传统生产及研发方式,提高传统工业生产的竞争力,或催生出更有竞争力的新业态;在金融领域,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金融效率;在服务业领域,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旅游”等新模式,积极发展体育、文化、医疗、养老等高端服务业,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通过 “互联网+”,进一步挖掘传统行业的发展潜力,推动一批新产业的诞生和壮大。

  三是加快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的快速推进为第一产业升级改造提供了新机遇,在此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应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互联网+”、“生态+”、智慧农业、生物农业为发展理念或方向,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使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四是深化综合改革,降低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本。新产业的兴起伴随着落后产业、产能过剩行业的衰落与退出,这个过程也是资源配置改革的过程。为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深化人口政策改革,提高人口资源的配置能力和效率;深化土地、金融改革,促进这些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倾斜;深化财税改革,降低新兴产业的财务成本;深化政府改革,简化审批流程,转变政府的职能定位,更好地为新经济服务。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正以供给、需求关系变革的形式加快实现,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扩大,消费升级对“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在淘汰落后产能、落后行业的同时,不断壮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五是继续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当前投资持续走低已拖累经济发展,但盲目投资又容易加剧产能过剩,当前面对的不是“可不可以投”的问题,而是“投哪里、谁来投”的问题,要重点投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社会民生的重点领域,避免重复投资、低水平投资,通过增加投资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盘活存量。除政府主导的投资外,还要激活社会资本,扩展PPP项目外延,扩大准入范围,同时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新动力。

  六是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稳定外贸增长。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突出创新驱动,共同推动对外贸易平稳健康发展。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降低出口企业的负担。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进一步提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便利化水平,扩大结算规模。推出更多避险产品,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新兴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有订单、有效益企业的融资支持。

  七是狠抓落实,克服怠政、懒政,保证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为了稳增长,国家及各部门、各地方密集推出了一大批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最终都要体现在落实上,而当前各级行政机关普遍存在的怠政、懒政现象为稳增长措施的落实带来了实际障碍,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在当前也是一个经济问题。通过反腐败、反对“四风”,一部分官员的违法犯罪冲动得到了根本遏制,但有人错误地认为 “做得多错得多”,所以宁肯不做,这种风气如果蔓延,不仅败坏干部队伍的作气,更严重地影响到稳增长目标的实现。针对这种状况,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行政监督力度,坚决克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状况,通过真抓实干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