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金融业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http://www.CRNTT.com   2016-01-18 07:55:52  


  中评社北京1月18日电/2016新年伊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重庆进行考查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可见,供给侧改革已成中国各行各业重要经济使命。

  中国网刊登财经评论人莫开伟文章称,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反作用于经济;且金融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枢神经。从这一经济原理引申出:各类生产经营企业供给侧改革是基础,是供给侧改革成败决定因素;但金融供给侧改革则可对总体供给侧改革产生巨大反作用;如果金融业供给侧不改革,不仅难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无法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必要金融支持,反而会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拖累和障碍,供给侧改革就难以成功。显然,金融供给侧改革能否及时、顺利推进,对中国推行供给侧改革至关重要。

  而目前中国推行的供给侧改革,主要任务在于优化各类生产要素,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及僵尸企业。显然,作为担负支持企业生产经营融资和服务重任的金融部门,有着较大决定权,其思想认识和态度,对供给侧改革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作为金融部门,不仅要积极参与,更应在金融供给侧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使金融供给始终与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相适应,并提供“适销对路”的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服务产品,有效推进中央政府实施的供给侧改革,并使供给侧改革取得成功。同时,金融业只有经过供给侧改革春风沐浴,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方能更加优化,服务潜能方能得到充分释放,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和经营竞争力将会不断增强,经营活力将会更加焕发,经营效益也将不断提升。无疑,金融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场关系金融业自身前途命运的大决战,更是影响中国供给侧改革进程的重要一环。

  文章表示,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役进军号令已吹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绝不能逃避现实和置身事外,更不能讳疾忌医;而应拿出百倍勇气,积极投身改革之中,建立更具现代金融组织管理体系、更富现代金融市场运作模式、更有现代金融监管效能的现代金融业,把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实现金融业大发展、大繁荣。

  文章分析,中国金融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虽已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金融支持。但是,中国金融体系也存在不少结构性矛盾和问题:首先,金融组织机构体系结构不合理。大型银行在金融市惩业务中所占份额偏大,为小微企业、“三农”提供健全、方便、快捷金融服务的中小银行、直销银行、零售金融类机构数量偏少。其次,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 目前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占整个社会融资总额80%以上,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比不足20%;加之银行信贷重大轻孝重国企轻民企,把大量中小微企业逼向小贷公司、典当行或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使融资成本普遍高达20%至30%之间,甚至达到40%、50%。同时,金融部门创新意识不够,经营转型进展缓慢,无法为投资者或金融消费者提供足够投资理财产品,使不少城乡居民投资无门,被迫加入民间自由借贷或参与各类非法集资,给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很大隐患。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