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十三五”应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http://www.CRNTT.com   2015-06-14 07:09:02  


 
  3、形成服务业主导新格局牵动影响转型发展全局。

  (1)形成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近几年,中国服务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GDP增长约0.4个百分点。“十三五”服务业年均增长10%,可以带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左右,为保持中高速增长奠定重要基础;

  (2)形成新增就业不断扩大的新常态。从近两年情况看,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吸纳约100万个新增就业。“十三五”服务业年均增长10%,将吸纳新增就业1000万人左右,成为吸引就业的主要渠道;

  (3)形成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新常态。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不仅是形成新一轮创新创业潮的主要推动力,而且将为创新创业开辟巨大的市场空间;

  (4)形成利益结构和社会结构优化的新常态。到2020年,如果服务业主导格局基本形成,中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将不少于4亿人,服务业就业比例有望达到50%,由此将带动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

  (5)形成绿色发展的新常态。服务业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较低,可以有效地摆脱重化工业的路径依赖,形成绿色发展的新常态。如果2020年服务业占比达到55%,能源消耗量将下降14%左右,SO2将减排18%左右。

  实现服务业主导转型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

  文章指出,“十三五”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大趋势,加快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全面激发市场的活力、社会的活力、政府的活力,进一步形成推动转型创新的合力和动力。

  1、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开放。中国服务业发展不缺市场需求、不缺资金,关键在于市场开放,重点在于激活社会资本。这就需要确立服务业市场开放的新思路,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对社会资本的市场全面开放。把破除行政垄断作为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的重点,尽快放开服务价格管制;改善研发、物流、销售、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

  2、以“一带一路”为总抓手加快服务贸易强国进程。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十三五”从服务贸易大国走向服务贸易强国,重在加快服务贸易开放。

  (1)把提高服务贸易比重作为“十三五”对外开放的重大任务。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占比为6%,仅为货物贸易占比的1/2。从国际比较看,2013年,全球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例达到20%,中国服务贸易在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仅为11.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建议“十三五”即到2020年,服务贸易总额要超过1万亿美元,占外贸比重提高到20%;

  (2)把加快服务业开放作为双边多边自由贸易的重点。以“一带一路”为总抓手需要确立两大战略目标:一是抓住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新机遇,扩大服务贸易比重,初步实现建设服务贸易强国的战略目标;二是以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为重点带动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初步形成中国制造业全球布局的新格局。服务于这两大战略目标,形成大国开放、大国外交与大国转型有机融合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建议把握服务业市场开放的主动权,推进国内自贸区“提质扩容”,以促进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双边多边自贸区建设,以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为重点形成国内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平台,到2020年,服务贸易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网络,扩大双边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打破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壁垒;

  (3)把教育、医疗、健康、金融和文化娱乐作为加快服务业开放的重点。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推动服务业企业“走出去”。

  3、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突破。

  (1)尽快启动消费税改革,并明确作为地方主体税种。争取更大力度“放水养鱼”,激发社会资本创新创业活力;

  (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支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社区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等民间金融创新发展、规范发展;

  (3)逐步消除服务业与工业要素价格差异。在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推进与工业同等价格;

  (4)加快教育第二次改革。教育是全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也是广为诟病的领域之一。无论是学生、家长、广大教师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改革都有很大期望与诉求。总的看,教育做大总量的特点比较突出,与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这就需要尽快全面超越以做大总量为特征的教育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基本目标的第二次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和消费需求相适应。

  “十三五”基本实现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而且也是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现实出路。为此,“明大势、看大局”,把握好“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需要客观认识和分析“三大关系”:一是短期和中期的关系。我的看法是,2020年是中国转型发展的一个坎:化解短期增长压力的希望在202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2020;实现全面小康、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节点在2020;形成未来10~20年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2020。二是速度与结构的关系。我的看法是,当前速度下行压力增大,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消费失衡是主要原因。为此,稳增长依赖于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三是政策与体制的关系。我的看法是,转方式、调结构难以破题的背后是体制因素。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某些政策“刺激”是现实的,问题在于,破解从工业主导走向服务业主导的结构性矛盾,需要以更大的魄力啃下结构性改革这块“硬骨头”。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