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十三五”: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与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4-12-26 09:25:56  


把握经济发展的大势,推动由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应当成为中国转型改革的重中之重。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讯/由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目标。总的判断是:到2020年,以走向服务业大国为重点的经济结构升级的态势基本形成;以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改革为重点,才能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由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应当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

  走向服务业大国是否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文章表示,总的看,“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是从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形成或初步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应当说,这是中国未来5-10年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1.工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关键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工业的转型升级不仅越来越呈现出智能化、全球化和服务化的特点,而且将明显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以德国为例,高端制造业之所以能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就在于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高达70%。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创造”的优势远未凸显,就在于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比例太低,其占服务业的比重仅为15%。这个数字,与巴西、印度比,大概有10个百分点的差距。未来几年,如果不加快推动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就难以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说,工业的转型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明显提高。

  2.城镇化的转型升级。城镇化转型升级的目标是实现从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2013年,中国的名义城镇化率为53.7%,而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估计到2020年,名义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60%左右,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52%左右,大概相当于2011年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平均水平。就是说,中国“十三五”城镇化转型升级关键是提高人口城镇化的比重。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需要以公共资源配置为重点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应当说,公共资源配置已经成为大中小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当前,公共资源在大中小城市中的配置严重失衡,不均衡的结果必然导致中小城镇缺乏吸引力,人口涌向北、上、广等大城市。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在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才有可能使中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民工的重要载体。

  3.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当前,全社会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是: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从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消费结构升级面临着的突出矛盾是消费的供给不相适应,难以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相适应。据相关调查,近几年老年人年均消费潜力约为1万亿人民币,但养老的年消费仅为2000亿人民币左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