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前瞻“十三五”:政府扶持企业创新存误区

http://www.CRNTT.com   2015-04-21 12:51:47  


 
既当“组织者”又当“运动员”

  上述上海市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认为,什么是创新,什么样的创新符合科技发展方向,这些都不是政府所能知道的,更不是政府能说了算的。“政府引导下的科技创新路径,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然而,政府仍然在同时充当“组织者”“引路人”“运动员”的多重角色。

  比如现下仍然流行的课题申报机制,就颇为业内诟病。所谓“课题申报”,也是政府部门针对企业或其他研究机构的一种优惠政策——企业或相关研究单位根据政府文件要求,将项目设想撰写成申报文书提交给政府,如果通过审核则可申请到一笔科研资金,或者享受其他方面的优待。

  一些从事多年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认为,这种科研模式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从国家层面的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到各级地方政府设立的省社科基金、省自科基金,“在这种机制下,很多企业和科研院所关注的更多是科研经费,企业和教授会把项目包装得很好看,最后也是想尽办法通过验收,但是项目究竟有多少实际价值,往往不是考量的重点。”华东师范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傲英坦言,这样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显然是相对低下的。

  此外,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创业创新,地方政府纷纷设立了各类“高科技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业产业中心”。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甚至认为,“缺少合适的生产经营场所,已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比如重庆市今年将重点培育楼宇产业园30个,新增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而吉林省则对进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创业孵化园进行孵化的毕业3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含在校大学生)创业实体,在场租费、水电费等方面给予适当资金补助。“通过给创业企业提供场地、租金的优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长三角某科技园负责人表示。

  然而,记者调研发现,即便有优惠,对于很多创新、创业企业来说,进驻园区也幷不会一帆风顺,有时因为园区特殊的标准设置而被阻挡在外。此外,一位移动APP创业者告诉记者,对于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创意和团队,再加上优秀的执行力,“相比于政府提供的租金优惠,我们更希望少些不必要的打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