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平衡改革和增长关系是关键 

http://www.CRNTT.com   2014-02-24 09:38:52  


如何平衡改革和增长的关系是未来宏观政策的关键。
  中评社北京2月24日讯/1月份社会融资总量达到2.58万亿,明显超过此前市场预期。同时,一系列景气调查显示,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出现了降温。意味着经济增长对信用和债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化。2012-2013年每年债务率上升都在15-16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到2016年非金融部门债务率就会达到GDP的250%左右,这恐怕是仅次于日本的债务水平。

  未来路径的三种选择

  上海证券报发表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煜辉文章分析,未来的路径无外乎三条:一是继续加杠杆;二是维持现有的杠杆水平;三是主动开始减杠杆(严格地讲,这一过程是这样的:前期由于经济减速过快,可能还会有一个短暂的债务率跳升过程,然后随着债务重组和资产清算的展开,债务率开始趋势性下降)。

  但减缓或控制债务率上升,不是件容易的事,将面临很大的经济增速的挑战。可以简单核算下,2013年非金融部门债务率大致相当于GDP的201%。假设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7%,那么每年总债务滚动利息就相当于GDP的14%。如果名义GDP增长能稳定在9%(实际增长大致是7%),若想把债务率控制在目前水平不上升,每年社会融资总量占GDP的比例必须压制到18%以下。这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要低10个百分点。

  第一个问题,如果债务率继续攀升,利率的中枢能稳定在目前水平不再上升吗?第二个问题,如果严格控制信用总量的扩张,名义经济增速还能稳定在9%以上吗?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社会融资总量都接近于GDP的30%,而名义经济增速却下降了近一半。经济增长对债务依赖性极强,考验央行以及更高宏观决策层的大智慧。

  如何平衡改革和增长的关系是关键

  文章表示,习主席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一周在湖南视察工作时指出: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就转不过来、调不过来。这段话虽然没有明确讲经济增速的合理范围是多少,但它非常清晰地点出了改革和增长速度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想推进转方式和调结构,就必须要牺牲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如何平衡改革和增长的关系是未来宏观政策的关键。

  其一,改革对短期经济增长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比方说是减杠杆、去产能,如加强对国企治理的管理,加强对地方财政和投资的管束,清理银行影子业务等等,无疑对经济增速影响是负面的,特别是短期对增长影响会立竿见影。但这种阵痛对长期是有大利的,它降低了未来经济的“尾部风险”,增强宏观的稳定性,是值得的。再比方说另外一些方向的改革对经济增长有提振的效果,如放开二胎政策,户籍制度的改革,有助于提振内需;如减政放权、放开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等等各方面,能提高经济效率。但是它们可能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会比较缓慢,需要一些时间的累积。

  所以,现实中可能会出现改革对增长速度的正向影响不能对冲掉负向影响,在某些时间段不能形成一种“无缝对接”的效果,从而在改革前期出现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这是非常正常的,也应是预期之中的。中国现在最应该避免的是:为了保增长把减杠杆推迟了(甚至进一步被动累积杠杆),而对经济增长正向效果(加需求、增效率)的结构性改革没有跟上,我们就浪费了改革最好的时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