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赵灵敏:中国为什么没有《经济学人》?

http://www.CRNTT.com   2013-04-06 09:37:58  


 
国际新闻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于1843年9月由商人詹姆士.威尔逊创办。尽管身在伦敦,但《经济学人》关注的是世界性的主题,注重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无论是美国大选还是非洲某国的政变,《经济学人》都可以用1000字以内的篇幅,让你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可能的解决之道。用该刊(《经济学人》一直自称报纸)总编辑的话讲就是:它将告诉您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并会激发您思考。如果您身处在沙漠或孤岛之中,《经济学人》杂志会提供给您全方位的信息,您就不再需要别的了。

  《经济学人》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被公认是代表了全球最优质的新闻报道标准。在全球平面媒体一片低迷中,过去10年,《经济学人》的发行量,每年都以7%到9%间的速度上升。目前,该刊100余万的发行量,有80%在英国之外。

  中国没有《经济学人》,首要的原因是国际报道总体而言,在中国媒体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出现这种情况,和中国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内向”传统有莫大的关系。在鸦片战争之前的一千多年里,中国一直是亚洲国际体系的中心,“朝贡体制”的存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和文化实力上的巨大差距,都导致中国对了解其他国家没有太多的兴趣。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骤然被抛入一个全新的、充满敌意的国际体系中,此后一百多年,救亡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这就导致一方面因为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全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监察和批评政府、提供救国方案上,无暇进行系统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另一方面,因为亡国灭种的危险似乎迫在眉睫,人们对外国的学习往往是急功近利的“洋务运动模式”,只想掌握器物层面的东西以图迅速起效,对深层次的制度变迁则往往视而不见。

  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国家存亡的问题虽然早已经解决,但内部治理上的紧张关系并没有根本消除。当媒体人每日都被毒奶粉、动车事故、禽流感这样的大新闻缠绕时,国外发生的事自然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与此同时,国际新闻往往丧失了独立地位,而沦为国内新闻的陪衬,成为佐证中国好或不好的工具;那些不能发挥这种功能的国际新闻,往往会被认定为读者不感兴趣而得不到报道和评论。在左右之争的大背景下,左派为了证明“社会主义好”,就会美化朝鲜古巴的现状,于是就出现了“朝鲜人民每天吃六顿饭”的新闻;右派为了证明“民主是个好东西”,往往热衷渲染美国、印度这些民主国家的优胜之处,而对其负面消息视而不见。这样一来,国际新闻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际情形已经不重要,进行有意识的裁剪和拼接似乎也可以接受。结果,扎实、理性的国际问题分析往往得不到重视;而那些肤浅、哗众取宠的“对比”“借鉴”则大行其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