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回溯两汉政策论辩 时殷弘解读战略保守主义

http://www.CRNTT.com   2017-02-23 00:09:37  


时殷弘教授从历史到现实侃侃而谈(中评社 束沐摄)
 
  时殷弘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多达到13亿,当代中国的对外政策有着“压倒性的国内功能”,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战略保守主义”。他介绍,“战略保守主义”并非当代特有,从古老中国的主流传统找到对外政策文化的渊源。他指出,在我们中国千年悠久政治经验内,有一种哲理性和现实感兼备的、集中致力于中国自身稳定和繁荣的“战略保守主义”。他完全契合族裔/文化差异和地缘距离出发的、华夏与蛮夷的儒家意识形态,非常注重对外目标适切性、可用能力的限度和尽可能最合算的成本效益。他认为,上述思想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多少被有机继承下来,不仅有利于中国在经济成长和社会稳定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审慎的战略文化。

  然而,时殷弘注意到,随着中国的强劲崛起,国内增长对外部资源的迅速增大的依赖,西方影响力的相对衰弱与其内外失序倾向带来的机会,还有民族荣耀的广泛天然吸引力等,有可能结合起来导致对外态势的基本变化,使中国改变原有的、压倒性的国内优先管理的思路。“我们必须希望,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经验的、审慎和耐心的战略文化,加上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久的国内任务艰巨性,特别是巨量国内人口实现健康发展和生活幸福的艰巨性,依然并仍会将中国对外态势在较温和的调整和有分寸的伸张这个限度内”,他说。

  “坦率地说,战略冲劲和战略审慎的平衡,我们不能只有战略冲劲,也不能只有战略审慎”。他指出,这个平衡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坚定的战略轻重缓急意识,避免四面出击的倾向,在广泛的战略铺局和强劲的战略的同时,尤其需要确定和坚持合理的战略重点,首先追求在这个重点上集中的战略决胜,正如荀彧给曹操的谏言“取此还是取彼”,为此,所有其他战场的战略期望,还有相应的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资源支出,都应当按照战略重点的优先位置打上恰当的折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