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关注:胡波深度剖析中国海权目标

http://www.CRNTT.com   2016-08-08 00:26:18  


 
  中国的海上权力的目标

  中国在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那么目标是什么?胡波用军事、外交、经济三个概念衡量中国的海权目标。

  从军事上,展望未来几十年,中国应该期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海上力量。与美国的差别在于,美国是全球布局、全球攻防,而中国是有重点区域的。

  第一,在第一岛链附近及其以内的海域,中国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相对优势,甚至某种程度上要进行软性的海上控制。

  第二,在第一岛链外西太平洋与北部印度洋的环形海域,中国应该追求的是有效存在。这部分水域对中国非常重要:这里有中国最重要的海上生命线,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讲,这里还是中国海军必须拥有的外线。“有效存在”就是要建立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这需要海外基地的支撑和航母编队。这种有效存在的目的主要是威慑,即从外线对试图危及中国国家安全的行为予以防范牵制。

  第三,在世界其他海域,中国可以通过临时的军事部署发挥政治影响力,这些行动包括一些海外联合演习,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或偶然的小规模海外军事行动。

  外交上,中国要成为多强之一。从海洋政治角度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谈判和缔约表明国际海洋政治已经是多级格局,美国仅是多强之一。现在海洋秩序只是初步形成,中国要从外交和国际法上加强能力建设,励志成为多级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如果再进行海洋秩序的谈判,中国需要有自己的主张,并有一定发言权。中国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如断续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海洋秩序自身问题造成的。

  经济上,中国的海洋经济上要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除自身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外,中国还可以积极开发公海与海底“区域”,同时向世界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投入技术、资金,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中国应以自己的海洋空间为依托,充分利用公共海洋空间和合作海洋空间,成为世界第一大海洋经济强国。

  胡波是海权及国际战略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军事战略及外交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领域为海权战略、国际安全及中国外交。其学术著作《中国海权策:外交、海洋经济及海上力量》被誉为“理性系统规划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本书”;新著《2049年的中国海上权力》综合军事、外交、国际法及经济等多重视角,从目标、路径及手段建设等方面全面规划中国海洋强国的崛起之路,出版伊始即获高度关注与好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