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球进入贸易规则主导权争夺关键期

http://www.CRNTT.com   2015-02-16 08:30:48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体,中国在此轮全球贸易规则变迁中显然不能置身度外。
  中评社北京2月16日讯/随着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接近尾声,由美日联手打造的亚太贸易新规则将形成对中国的战略挤压,亦将钳制中国为推进亚太自贸区所做的努力;而美欧呈现胶着状态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迟早会在合作博弈的基础上重新构筑美欧贸易新边疆。作为主宰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公共产品,对新贸易规则主导权的争夺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大国角力点。

  TPP是美国重夺主导权头仗

  证券时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文章表示,被视为奥巴马任期内最重要经济使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经过数年的艰苦谈判之后似乎正接近达成,如果未来几个月里一切按计划进行,则美国将迎来最近20年来在全球贸易领域的里程碑式成就。在雄心勃勃的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弗里曼看来,一旦12个环太平洋国家达成最终协议,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将加快进入购买力日渐增强的亚洲市场,而且还可以纳入能够通过贸易制裁强制执行的更严格的劳动力和环境标准,为美国劳动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尽管弗里曼的努力遭到包括保罗•克鲁格曼等大牌经济学家的质疑,甚至在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内部也遇到阻力,担心该项协定会导致高薪制造业工作机会被外包到海外,影响工资增长。但白宫决策者显然明白:没有一项国际协议是完全按照美国意志来制定的。TPP谈判一旦达成,成员国商品关税和贸易壁垒将明显降低,将在相当大程度上保护和促进美国的就业,而且由于该协定将纳入劳动力和环境领域的强制性标准,实际上是契合了美国在贸易和制造业领域已有的标准体系,显然对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的其他成员国造成一定的压力,某种意义上说是诱使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二次入世”。此外,随着TPP的持续推进,又将倒逼美加墨对业已生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重新谈判,而该谈判的重启显然符合美国利益。

  美国之所以在7年前加入TPP,并很快成为主导性角色,盖因美国认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公平贸易原则”等能够给自己带来的红利越来越少,而且这种多边贸易体系无法提供以往的优势。于是美国干脆撇开国际贸易组织,转而寻求通过增强的双边主义获得进入市场的渠道。而在TPP范围内,美国只需面对11个谈判对手,而且一旦谈判达成,将形成全球40%产出的贸易集团,美国完全有可能将TPP塑造成为新贸易规则的参照系,进而复制到对其他贸易伙伴的谈判中去。

  美欧围绕TTIP或将重复博弈

  文章介绍,“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作为美国既定的“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18个月的谈判无果后,又在今年2月初重启了该项谈判,誓言勾勒出一个更为清晰的谈判框架。美欧尽管在金融、食品、文化等领域存在重大分歧,但美欧都希望最终能够达成协议。特别是美国,更是希望在奥巴马任期内将这项关键性贸易谈判成果记在功劳簿上。

  短期来看,美欧要达成最终协议绝非易事,在欧洲国家中,德国、法国和奥地利对TTIP并不热心,反对声最为坚决。谈判僵持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该条款赋予了公司直接向投资国政府索赔的权力。反对者担心,这将导致国家主权让渡于本就难以监管的跨国公司,从而出现超级市场主体主导国际贸易准则的现象。因此,ISDS机制有可能成为美欧达成最终贸易协定的拦路虎。不过,作为全球欧洲首屈一指的贸易大国,德国从长远国家利益考虑,还是希望TTIP能够取得成功。而在经济一体化方面最近几年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的欧盟,也希望借TTIP谈判,在打破世界贸易谈判僵局的同时,顺势将欧洲推向制定国际贸易新准则的前台,重新切割全球贸易版图。

  美欧一旦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加上美国在金融领域难以撼动的主导地位,不仅将巩固以美欧范式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更将打压新兴经济体积极主导全球贸易体系的行为空间;如若美欧成功构筑了针对中国的“金融与贸易高边疆”,加上高技术领域的技术锁定,则中国在全球顶层价值链中的地位将很难获得实质性提升。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