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等待中国版“哈佛”

http://www.CRNTT.com   2015-01-12 13:59:48  


  中评社北京1月12日讯/从2004年首批合作办学项目获批至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已达2063个,在校生规模约为55万人;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已经超过150万人。但是,中国版的哈佛大学一直停留在人们的希望之中。

  从2004年首批合作办学项目获批至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已达2063个,在校生规模约为55万人;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已经超过150万人。但是,中国版的哈佛大学一直停留在人们的希望之中。

  最大的难题有三:一为资金,一为理念,一为机制。

  合作办学缺少财政投入和其他资金来源,难免走上规模扩张的道路,而这就会与博雅和精英教育的理念相违背。

  而因何办学,这个问题没想清楚,亦会阻断社会公益机构的资金持续流入,不以学术为唯一标准,难以保证教育的质量与生源的良性循环。

  最关键的,还是机制的改变。无论是捐款免税或资金配套,或减少行政干预,都需要政府的决策者站在高处为未来绸缪。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重大信号。然而几乎同一时间,教育部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上,对停止办学的252个本科以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了公示。

  新的机遇出现,但如何突破现有桎梏,仍然是个重大课题。若破题成功,则中国版哈佛的出现将为期不远。

  尽管仅占有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1.4%,中外合作办学仍被各界寄予厚望。

  经过10余年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与公办、民办高校一起,被称为支撑中国高等教育的“三驾马车”。

  但同时,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新课题:如何解决资金问题,通过政策引导逐步提高办学水平,进而推动中国教育改革。

  破题成功,则中国版哈佛大学将会在不远的未来浮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