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太阳战争”效应溢出民进党变成跨党态势?

http://www.CRNTT.com   2014-12-16 09:55:12  


蔡英文在“国是会议”问题上颇显倨傲之势。从此角度而言,民进党内的“太阳战争”已经发生溢出效应,变成跨党之间的态势。
  中评社北京12月16日讯/“九合一”选举这个作为脚踏实地的行为形态活动结束后,台湾政坛又回到了政治议题“高空打炮”的常态境况。朱立伦提出了“内阁制”、降低投票年龄至十八岁、检讨“单一选区两票制”、降低政党“门槛”至百分之三等一系列“修宪”议题的主张,蔡英文立即“打蛇随棍上”式地提出召开“国是会议”的主张;马英九眼看“有机可乘”,邀请蔡英文进入“总统府”商谈召开“国是会议”的问题,但蔡英文却以“国是会议”不是私人间的事情,应当全民参与为由予以拒绝。一时间,好像是台湾地区的天空上有“三颗太阳”在散发“修宪”议题的“光和热”,令人感到民进党内的“太阳战争”,已经溢出在国民党与民进党之间进行。

  “国是会议”是台湾地区的一个政治术语,指由朝野政党与民间人士共同召开的会议,以决定“国家”重要的政策方针,不论政治或经济层面。“国是会议”的性质类似政治协商会议,但并非是常设机构,也不具备任何法定职权。 

  在李登辉时期曾经召开过两次的大型“国是会议”,既加速了台湾地区的民主化发展,被称为“宁静革命”,其实是台湾版的温和“颜色革命”,也助长了“去中国化”的“独台”思维。

  一九九零年的第一次“国是会议”,是李登辉在会见“野百合花学运”的学生代表之后,而同意召开的,以解决重大的“宪政”争议。六月二十八日,在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支持下,于台北市圆山饭店召开。会中针对“国会改革”、“地方制度”、“中央政府体制”、“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宪法与临时条款修正方式”等五组议题逐一讨论,最后达成“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回归宪法”、“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修宪采取一机关两阶段方式”、“修宪以《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名之”等共识,并一一透过法定体制逐一落实。根据会议结论,台湾当局于一九九一年宣布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国大代表”恢复定期改选,“万年国会”现象结束,台湾的民主化进入新阶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