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才能减轻外储压力

http://www.CRNTT.com   2014-06-16 09:01:28  


  中评社北京6月16日讯/国家外汇局总经济师黄国波和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6月12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披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截至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4万亿美元,并坦承由于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不能被实体经济吸纳,因此4万亿外汇储备所带来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都不足以抵消产生的问题和国家为此承受的代价。

  北京青年报发表财经评论人周俊生文章称,对于外汇储备,中国一直实行着严格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最近10年里,外汇储备足足涨了10倍,目前达到的4万亿美元占到了全球外储总量的1/3,比起世界第二的日本高出了一倍以上。

  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事情渐渐地发生了变化,特别是5年前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过多的外储给本国经济造成的压力。在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央行需要增加本币以形成对冲,最近几年中国M2激增,在国内形成了难以消解的通货膨胀压力。而这种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发行“双增长”的局面又使央行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即使是在最近经济增速减退、市场对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呼声日高的情况下,央行也仅是推出了一些“定向降准”的举措而拒绝全面降准,其中一个现实的制约因素就是过高的外汇储备。

  另外,由于美元一直是全球货币市场上最为坚挺的“硬通货”,中国在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的外贸交易都是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这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的格局,而在本轮金融危机持续的几年来,美国为了减轻危机对其的压力,从小布什到奥巴马都热衷于推行以“加印美元”为主要手段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币值进入下降通道,自然使世界各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产生了实际的贬值风险,中国储有美元最多,受到的伤害自然也最严重。

  文章表示,适量的外汇储备使中国能够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但凡事过犹不及,过量外储的存在增加了持有成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不能承受之重。近年来中国已积极扩展对外投资,希望以此来保证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并为此在前几年建立了专事对外投资的中投公司。但是,实践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中投公司在海外的投资步履维艰,一些投资项目发生了严重的失误,导致出现严重的账面亏损,也引起了民众的质疑。对于利用外汇储备的对外投资,当然没有必要因噎废食,但在建立起可靠的盈利渠道和盈利模式之前,对此还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