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人口结构变动看宏观经济现实问题与未来走势

http://www.CRNTT.com   2011-07-12 08:37:11  


 
  房地产泡沫是主要宏观风险

  问:对于近年来中国居高不下的房价,人口结构的变化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宏观经济层面您如何看这一问题?

  彭文生:当经济处于过剩状态时,由于CPI通胀温和,因此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虽然处于可以控制消费价格通胀的水平,却可能对资产价格有过大的刺激作用。宽松的货币条件加上高储蓄率为持续的资产价格通胀创造了环境。过去10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大幅攀升,不仅反映了持续扩大的劳动年龄人口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也是高储蓄率带来住房投资需求和宽松货币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总储蓄占GDP的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在35%左右,过去10年快速上升到近50%,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就是生产者越来越多地超过了消费者。尽管政府鼓励消费的政策可能使储蓄率未来几年见顶回落,但如果我们以上逻辑是正确的话,中国的储蓄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发达国家的经历值得关注和借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发达经济体受到的主要冲击是周期性的CPI高通胀,带来政策紧缩,随后是经济衰退。过去20年,发达国家CPI通胀温和,但资产价格泡沫和与之相关的金融危机变成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按照我们的定义,日本是在1975~1980年间生产者超过消费者,其后15年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美国在1985~1990年间生产者超过消费者,其后15年多一点时期内,经历了科技股和房地产两个泡沫的生成和破灭。中国是1995~2000年间生产者超过消费者,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比较,中国过去几年房价快速上涨,偏离基本面确实需要警惕。

  总之,我们认为,未来几年的主要宏观风险来自于房地产价格泡沫。政府应当动用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引导房价回归合理水平,起码要改变房价只升不跌的预期。这包括通过结构性措施引导储蓄流向生产性投资,发展金融投资工具以限制房地产投资需求,同时增加住房供给。货币政策也应发挥作用,不仅要针对CPI,也要顾及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波动。

  人口结构变动推动金融脱媒

  问:对于金融市场而言,人口结构的变动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彭文生:高储蓄导致的投资需求也体现在中国股市和债市市值的大幅扩大上。过去10年,中国A股总市值从2000年底的47212亿元上升到2010 年底的263138亿元,占GDP的比例从48%上升到66%,债券余额也大幅增加。近几年,银行的委托理财业务也快速增长。央行最近公布的有关社会融资总量的数据显示,直接融资的比重在增加,而间接融资(银行信贷)的比重在减小。这种金融脱媒现象当然有政策推动的作用,但和人口结构也有一定关系。过去10年,年龄在35~64岁之间的高储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重从33%上升到42%。高储蓄人群占的比重上升,意味着整体投资的风险偏好增加,更多地追求银行存款以外的风险较高、回报也较高的投资工具。

  往前看,高储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继续增加,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高储蓄人群本身结构也有些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增长尤其有利。年龄在35~54岁间的人群估计在2010年达到顶峰,占总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26%上升到2010年的31%,未来10年将逐渐下降。年龄在55~64岁间预期快退休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逐步上升,从2010年的10%增加到2020年的12%、2025年的15%。这两组人群的风险偏好不一样,预期快退休的人群风险承受力低,一般更倾向于固定收益类投资,而不是风险较高的权益类投资。所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既是发展多层次融资平台的需要,也是适应人口结构变化、提供多种投资工具的需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