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争当IMF总裁?新兴国家没戏!

http://www.CRNTT.com   2011-06-14 11:10:17  


 
  印度并非个例。亚洲的许多国家和新兴的石油出口商们已经控制了大约7万亿的金融资产。其中绝大部分是以货币储备形式存在的,其他部分则是以主权基金形式存在。有机构预计这个数字在2013年将会达到15万亿。假如这样的“新兴国家”成为IMF的掌权者,不知道他们该如何“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新兴国家大多处于全球经济产业链下游,不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

  新兴的市场经济体系,在全球产出的比重越来预高,2009年已达46%,2014年有望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于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模式优于发达经济体。经济总量提升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水平依然落后,并不具备真正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巴西的增长动力基本上是内需,其中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达到八成左右,而外需(即净出口)的贡献则只有2%~3%,有的年份更低甚至为负,俄罗斯的增长则主要还是依靠能源出口。

  相比发达经济体成熟的产业结构,新兴国家并没有足够的资历扛起引领世界经济的旗帜。瑞士银行高级经济顾问乔治・马格努斯在《崛起:新兴市场会影响还是撼动世界经济?》一书中说,中国、印度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全球影响力正不断增长,但它们距离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构成威胁还早得很。

  金砖四国通胀率皆超5%,调控政策收效甚微

  新兴国家治理通胀的能力同样让人担忧。最近大宗商品的价格飙升,在巴西,印度等国家开始产生连锁效应,劳动力供需紧张而成本又不断上涨,基础设施也面临新的压力。多数新兴经济体央行以加息和对银行贷款进行量化控制作为手段,但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最近几个月的同比数据显示,增长迅速的金砖四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的通胀率分别为6.5%、8.7%、9.6%和5.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新兴市场的平均通胀率将达到6.9%,而相较之下发达国家仅为2.2%。

  结语:IMF总裁之争,新兴国家牟足了劲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却忘了自己其实并不具备指引世界经济的能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