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马主席大陆政策 利弊前后左右看

http://www.CRNTT.com   2009-12-12 00:38:50  


 
  两岸政治协商之前授权学者可以先谈

  至于开展政治协商,我觉得马政府曾经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访问时提过,说他连任成功后,不排除谈政治问题,但是马上有媒体问的时候,他又改变说法:不排除并不表示一定要谈。当然这是一个前提,因为如果没有连任,就不必谈了;连任成功是可以谈的一个先决条件。这也意味着大陆方面要做一些让步。两岸政策是马政府目前最主要的政绩,假如这方面没有什么突破,甚至搞了一年多,ECFA都出了一些问题,当然对政局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连任成功之后,军事互信才可以谈,但是这不表示学者不可以先谈,学者之间获得官方授权的,或者是官方同意的学者小组,可以进行沟通。

  两岸签署和平协议之前可以先签一个架构协议

  当然,和平协议也必须掌握时机。假如大陆想跟台湾谈这些政治问题,也即希望在胡锦涛卸下重责之前,能够有一些成就,就是在和平协议上签署一个架构协议。那么这个时候,台湾也要展示一些诚意,可以先跟大陆谈,看看有什么已经谈成的,或是可以先谈的,就达成协议,这叫做早期收获。因为只是一个架构协议,有些一时之间谈不成的,或是有些很难达成,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达成的,也可以摆在里面,未来继续谈。总之,要在和平发展之下,我们才好谈,进行对话与谘商。否则,一旦曝光,我们在谈两岸未统一前的政治定位,可能就难以为继了。这方面,我们当然也希望北京方面能够瞭解台湾方面的处境,绝对不能摆一个大框框帽子压在台湾头上──未统一前,这是很重要的。

  和平协议,牵涉到很多问题,可能包括军事互信、结束敌对状态等,但是,事实上,在这个之前,两岸应该做很多先期的功夫,包括我们政府机关的公权力的行使,即使在政治定位谈妥之前,也可以谈一些公权力行使的问题,这也是积累互信的方法之一。

  互信一定要增加多了以后,气氛才会良好;气氛良好了,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如果没有互信,气氛不好,要谈也是非常勉强,而且也不可能有什么成果。

  许振明:ECFA不签会影响政治互信

  我认为,目前马政府坚持的一中各表,比较容易取得两岸谈判的妥协。现在的问题是,ECFA如果迟迟不签,国民党失去了政权,国共平台的功能可能产生另外一种效会影响政治互信的基础,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卡在一中各表这样的一个意识形态。基本上,如果两岸要建立互信,应该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基础上来谈,不要过分强调用WTO架构那类的基础来谈,也就是说不要以国与国形态的关系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大陆那边一直强调一中,那我们是一中各表,他们还是可以接受。所以这种互信的基础,不管是政治的互信,或者是军事的互信,两岸的关系是特别的关系,不管怎么样,就是国内事务,一中各表,这样才能够维系下去;不然的话,很麻烦,也很危险。

  赖岳谦:马英九不但希望维持现状而且希望大陆承认现状

  马政府对于两岸政治协商的可能性当然存在,但很明显,目前马政府并不紧迫;大陆好像比较希望两岸能够触及政治议题。而在马主席的主张里,是先经济教育文化,政治摆在最后面。也就是说,双方的着急程度不同。

  刚刚一新兄提到,两岸的政治协商一定要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个人同意这个说法,在军事互信方面更是如此;如果没有政治互信,军事互信将非常难以推动,这是因为军事互信不可能超越政治互信。对于政治互信,马“总统”一个很明白的态度是“正视现实”。这句话就是建立政治互信的前提。也就是这个框架已经出来了,这个框架是什么呢?就是两岸不只是维持现状,而且要承认现状,大陆要承认现在两岸的现状,即承认两岸的政治实体各自存在的现状;承认现状就是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

  政治的信任如果能够建立,军事互信才有可能推。军事互信机制的一个核心要点,其实就是透明化,亦即彼此的任何军事行动、军事意图,双方都要知道,而且双方都要求可以加以验证,除此之外,双方也要有担保品。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边的军事意图,特别是大陆的军事意图、军事计划、军事政策、国防政策、国防预算等,都要透明的,军队的调动也要透明,这对大陆而言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它对台湾透明,就等于对美国也透明了。但是双方如果在军事方面一旦不能透明,其实就不用谈军事互信机制了……

  个人以为两岸承认现状是建立政治互信的最重要要件,承认两岸政治实体各自存在的现状。不以武力为手段,透过密切的交流,两岸逐渐走向教育、文字、文化的统合、对自由、民主、平等诸概念定义相同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统合。换言之,缩短两岸间各层面的差异,是建立政治互信的重要基础。政治互信建立了,军事互信机制采有启动的可能性。有关两岸军事信任措施的建立有几点看法:

  两岸关系与中美关系或北约—华约关系不同,中美关系或冷战时期的北约与华沙公约之间,存在双方都想避免因为误解而导致军事冲突的动机,军事信任措施是避免军事冲突的方法之一,但这些方法是否有效,需要经过历史的考验。例如,美国与中共军方于1998年签署首份《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的信任措施协定。但是,这份协定并未因此而免除1999年5月7日,北约的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的发生,也未能避免2001年4月,美中军机擦撞事件。

  此外,两岸关系与他们不同之处在于,台湾无侵犯大陆之意,但大陆却有对台湾动武的意图。对大陆而言,威胁对台湾动武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遏制台湾走向独立,或警告相关“国家”不要介入台湾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与中美或冷战时期的欧洲,两大敌对阵营的为避免因误会发生军事冲突的本质不同。基本上,两岸如果要避免军事冲突只要台湾保证绝不走向独立,同时,大陆单方宣布不以武力犯台就可,无需大费周章的要搞什么两岸军事安全信任措施。所以,倡议推动所谓两岸军事安全信任措施存在其他战略目的,而非所谓避免军事冲突的表面上目的。

  第三,当前两岸关系走向缓和,这一方向符合双方各自长远的战略发展利益,但是目前的这种关系仍然不稳定,仍然存在许多的变数。例如台湾政权的再次轮替,又如西方国家对台湾释放出更多的,更大的、甚至涉及主权的国际空间,两岸的任一方,稍不留意,都将冲击两岸关系,为了充分掌握这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期,建议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来思考如何建构稳定的两岸关系的各种路径图:

  A、文化路径图:可考虑举办台湾年和大陆年。系统性的加强双方学生、教师、艺文界等人士交流与交换师生。加强双方的出版物交流,在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两岸出版文物展。

  B、先政治互信,后军事互信路径图。军事安全与经济、社会大为不同,经济社会议题可以采先易后难的原则来处理。但是,由于军事安全的特质与经济或社会有根本上的不同,军事安全一但出问题,国将不保。军事是国家生存的最后手段,任何协定或协议如果不是建立在有充足的担保品的基础上,都是不足以信任的。因此,要签订任何军事信任协定首先必须保证台湾有足够的担保品。

  C、由于军事是政治安全的保障,军事互信只不过是政治承诺或建构政治互信的保障工具,因此,军事是手段,不是目的,政治才是目的。不能将手段与目的搞混,所以,不存在所谓先军事互信,后政治互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