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 |
中评智库:防政治风险爆发 两岸应构建防火墙 | |
http://www.CRNTT.com 2020-09-20 00:03:07 |
“和平协议”虽夯实了两岸“防火墙”制度的根基,但其内容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无法实现对两岸间重大议题的具体设计。因此,两岸“防火墙”制度的构建,除了要对“和平协议”的传统定位进行改造,为两岸“防火墙”制度构建基石外,还需要在“和平协议”这一高级协议的牵引和指导下,围绕容易触发两岸政治对抗与冲突的“高敏性”政治议题,以及能够缓和两岸对抗的“低敏性”经贸议题构建相应的机制。目前来说,这些重大议题主要有两岸军事互信、台湾地区“国际空间”参与、两岸经贸交往等。构建对外事务休兵和台湾地区有序参与国际活动机制、两岸重大涉海活动通报与合作机制、以“自由贸易协定”为目标导向的两岸经贸互动机制因而成为两岸“防火墙”制度的三大主体机制。其中就两岸经贸交往等“低敏性”议题形成的制度主要以经贸“缓冲”的方式间接控制两岸政治风险的升高,就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空间等“高敏性”议题形成的制度则是通过规制、设定行为边界的方式实现直接“防火”。 (二)两岸“防火墙”制度的实现路径 两岸“防火墙”制度内容的宽泛性以及本身性质的敏感性,决定了两岸“防火墙”制度的实现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两岸“防火墙”制度对“和平协议”的包容,以及两岸政治性议题商谈机制的缺位,昭示着两岸“防火墙”制度的实现需要充分的民意积淀和扎实的政治、理论准备。两岸需在此基础上刻画、论证两岸“防火墙”制度的实现路径。本文参照“和平协议”的实现路径⑫,提出“厚植民意基础——创新制度平台——形成法律机制”的线路设想。 第一,两岸“防火墙”制度本质上是两岸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两岸人民“谋和平、求发展”意愿的产物,厚植两岸人民“谋和平、求发展”的民意基础,两岸“防火墙”制度才有根基。在当前民进党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断以法律等高强度手段阻隔两岸交流的背景下,两岸公权力机关之间的对话基础不复存在,以国共为中心的党际对话也举步维艰,两岸“防火墙”机制的构建与落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台湾人民谋求台海和平、稳定的主流民意的压力。因此,继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厚植两岸人民尤其是台湾同胞“谋和平、求发展”的民意基础,推动形成维持台海和平的“最大民意公约数”,是两岸“防火墙”制度形成的“基础环”。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