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与东盟:建设自由贸易区首选合作伙伴

http://www.CRNTT.com   2013-11-09 09:41:38  


 
  东盟在中国对外经贸战略中的定位

  文章称,基于经济与社会基本面因素,在中国的对外经贸战略中,东盟顺理成章成为中国优先选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更是中国提升对外经贸层次、效益的突破口。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必须积极参与。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应该是巩固与自己经贸、政治联系密切地区的关系,扩大自己参与全球性经济竞争的“根据地”,通过区域一体化加快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并推动确立符合自己利益的经贸规则。

  由此观之,在东亚区域合作和亚太区域合作这两个部分重叠的框架中,东亚区域合作对中国更为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更为紧密,也是因为在东亚区域内我们对区域经贸规则发展的影响力显然高于对亚太区域经贸规则发展的影响力。

  对中国而言,东亚区域合作分南北两翼。北翼为中日韩经济合作,南翼是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由于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角逐,也由于现实的力量对比和未来发展趋势,决定了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必须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

  对于东亚各经济体而言,发展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都是有利的,借此可以降低对美欧市场的过度依赖,逐步摆脱集体为美国充当商品制造车间和供应低息融资“现金牛”的命运。但区域内主要国家对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的暗中争夺使得事情复杂化,区域外势力的参与把这潭水搅得更混。

  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言,北翼的中日韩显然超过南翼的东盟,但也正因为如此,不仅中日两个亚洲大国,韩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抱有成为东亚区域合作核心的雄心。就国家规模、国际政治能力和发展潜力而言,中国无疑超越日本、韩国,但当前中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收入又低于日本和韩国,暂时无力充当东亚区域合作无可争辩的核心;日本、韩国当前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暂时高于中国,但国际政治能力和发展潜力又不如中国。

  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实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日韩之间这样那样的矛盾又相对突出,这些矛盾又给了区域外大国参与的可乘之机,让这些矛盾短期内得到解决的希望更加渺茫。

  在这种局面下,目前与中日韩之间均不存在非常明显的矛盾冲突、且不是任何大国潜在竞争对手的东盟成为各大国共同接受的东亚区域合作主导者。中日韩三国哪一方能够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一方能否率先与东盟实现较高程度的经济一体化,先南后北战略的必要性也就在于此。

  先南后北战略又是可行的,这是因为在经贸规模、潜力、人缘等各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都具备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基本面。可以说,历史和地缘天然决定了东盟是中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首选合作伙伴。

  在实践中,在域外大国中第一个同东盟确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同东盟洽谈签订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并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所有这一切实实在在地显示,中国对与东盟关系的高度重视。

  在国际某些势力企图策划针对中国包围圈的时候,强化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日本、韩国相比,中国与东盟领土接壤、领海相望,更有地缘优势。有此优势,加上中国率先决策与东盟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先见之明和执行中的决心,也就无怪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远远领先于日本、韩国与东盟的类似进程了。

  在亚太区域合作层次上,除了已有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机制之外,囊括东盟十国和中、日、韩、印、澳、新(西兰)共十六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也有较大发展潜力。在美国不断高调宣示其“重返亚太”、美国某些势力不断提示将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必然会被许多人与美国积极推动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联系在一起,必然会被许多人视为中国试图与TPP竞争之举。中国经济自身的吸引力和RCEP从亚太经合组织继承的某些特点,也会构成其相对于美国主导的TPP的额外吸引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