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邓聿文:北京的外交变革与不结盟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3-10-23 09:34:52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
  中评社北京10月23日讯/在习李的东南亚之行中,有一个动议引起外界关注,这就是两位领导人都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商谈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此使得世人对中国的不结盟政策产生疑虑:中国是否因此要放弃不结盟政策?就此,知名学者邓聿文撰文《北京的外交变革与不结盟政策》分析认为,中国还未有足够动力去改变或者放弃不结盟政策;北京外交需要一个从思想、原则、目标到具体政策的调整,从中国的东盟政策看,这个调整正在进行,但并不包含不结盟政策在内。详论如下:
 
  最近北京的外交大戏,无疑是在东南亚。中国政府两位最高领导人——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造访东南亚,表明中国新一届政府对东盟(亚细安)的高度重视,也是北京“周边是首要”外交方针的具体落实。

  在习李的东南亚之行中,有一个动议引起外界关注,这就是两位领导人都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商谈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习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到此点,李在出席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时提出的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中,也包含该内容。

  如果中国与东盟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不但将实质性改善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而稳固包括南中国海在内的南部周边形势,对美国重返东亚亦构成了一个有力抑制。不过,从外交理论而言,它也使得世人对中国的不结盟政策产生疑虑。已有评论指出,中国是否因此要放弃不结盟政策?

  不结盟是中国一个基本的外交政策,它产生于冷战时期,是中国作为一个实力弱小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冷战的国际形势下进行大国博弈的手段。冷战结束后,全球的不结盟运动式微,而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对是否还需要坚持不结盟政策,中国学界和外交界曾有过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中国仍需维持不结盟,至少官方的表述未作变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