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郭伟峰:客家与媒体 影响力穿透中华民族

http://www.CRNTT.com   2013-02-21 00:21:03  


 
   客家传媒承载中华民族兴亡历史大任

  客家人与中国的近代革命史无法分割,同样的,报纸杂志等传媒工具也与客家人一起共同承载中华民族兴亡大任。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的再造,离不开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而客家人与客家媒体,堪称其中历史的中流砥柱。在此,要指出的是,客家与媒体的关系包含这样的三种因素:1,客家人办、客家人写、客家人读与听的纯客家媒体。2,客家人创办及领导的媒体,也是客家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各种媒体任职的客家人。

  第一,客家人报纸宣传变法维新影响巨大

  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报纸当是《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变法维新运动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旨在于提倡变法,改良社会和政治现状。而梅县籍客家人黄遵宪是《时务报》最重要创始人之一。黄遵宪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举人。曾任驻日本参赞,驻美、英、法、新加坡等国总领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与汪康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务报》是由中国人办的第一份杂志式报纸,亦是在近代国人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报纸。每旬出版1册,3万字左右。重视政论。创时每期销4000份,半年后增至7000份,最多时达1.7万份,在当时中国人自办报刊中发行数最大。

  黄遵宪本人没有在《时务报》发表过一篇文章,但是有重大影响。其一,重用了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任总主笔,梁启超的祖先也是来自中原的,也被归入到杰出客家后裔之列。梁启超所撰《变法通议》,从创刊号起连登43期,系统地阐述了维新派的各项主张,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纲领性文件。其二,直接影响了该报的舆论导向。其三,对报纸文体有影响,黄遵宪是晚清最早提倡文体革新的先驱者之一。

  可以说,没有《时务报》,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变革思想的启蒙。

  还有一份值得一提的报纸:《岭东日报》。该报创办人杨源,嘉应州(今梅州市梅江区)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中进士,是嘉应州最后一名进士。他思想开放,公开宣传维新运动,主张民主宪政,敢于抨击官僚腐败,是一位主张变法维新的爱国人士。创办人何士果,祖籍大埔县湖寮双坑村,光绪年间的进士,也是一名有远大抱负的学者。创办人陈云秋则积极出资。同时,他又接办南洋华文报纸《总汇报》,与维新派中人朱子佩合股,使报纸成为维新派的言论喉舌。《岭东日报》笔政(主笔)温廷敬祖籍大埔县百堠乡,他发表《报品》一文,提出报纸是“主持公论,开通风气”的工具,采编应以“悬为鉴戒之律”,至今仍具有借鉴之意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