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专论:台湾流失认同 如何回归中国主体

http://www.CRNTT.com   2012-05-29 00:43:03  


 
  第二,基本国情的认知方面是心态复杂且有不平衡感。他们一方面感受到大陆市场对于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强烈的不对称感,这种不对称感主要来自对两岸在经济总体实力、军事发展水准、国际地位与影响等方面的比较,而产生的某些应激性的、自我保护性的政治诉求,比如民众普遍支持马英九在与大陆交流与谈判中争取对等地位。

  第三,在微观社会生活方面基本是熟悉、理解和认同的。两岸之间的“民间好感”在复苏,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原来的陌生、对立之感已逐渐消失,彼此更为瞭解、熟悉,由于共同文化的连结而更为亲近更为包容。一般来说,两岸在求学、经商、投资、置产或婚姻方面并无太大认知障碍,相互间有了个人利益的连接。而据调查,对台湾开放陆客自由行的政策,大部分民众也是乐观其成,高达68.7%的民众认为有助于台湾经济发展。⑤

  这种“大陆印象”是形成台湾民间“中国意识”的事实基础。但是,台湾民众建立在上述“大陆印象”基础上的却是一种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分离的变异的“中国意识”,并不是两岸一致共构的国族意识。对于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来说,当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一致时,应该会形成一种华夏族体意识即“中国意识”,这是一种主体自我认知的结果,是一种统一的国族认知,具有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的认同力,既不同于仅仅建立在共同民族文化基础上的认同,更完全不同于一般国家对中国的印象或意识。

  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性使得台湾民间“中国意识”表现出如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1)必须承认,台湾民众的“中国意识”里始终包含有一种深刻的“中国情结”。这是传统的中华民族情感与政治权力实践紧密相关的文化系统作用的结果。⑥虽然近来一些台湾民调显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为中国人的比例在下降,但仔细研究各种民调的题目便发现,当提问为是否中国人或台湾人时,与提问为是否中华民族一员时,结果很不相同,大部分人在认为自己是台湾人时指的是“中华民国一员”,但他们并不否认自己为中华民族一员。因此,台湾民众心向大陆的民族认同纽带仍然存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