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台湾青年政治态度与趋向

http://www.CRNTT.com   2021-12-26 00:02:23  


 
  (二)影响岛内舆论走向

  一是深化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力。台湾青年属于“网络世代”,更倾向于藉助网络终端、社交网络平台、虚拟社区等方式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多元化的政治参与,同时也是网络话语权的主导群体之一。利用网络媒体传输信息速度快、范围广、频次高、即时性与便捷性强的特点,不仅提高参政的组织水平与政治动员能力,也提高网络对于舆论导向的引导能力。

  二是青年抱有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台湾青年的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尚不固定,处于易变、易感时期,认识政治问题较易偏激、稚嫩,容易被操弄,也容易被政治力量利用。目前的台湾青年就对民进党当局、美日干预力量以及台湾在中美关系中的定位选择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从民调显示,青年群体会轻信民进党当局“为台抗中”的假象,相信美国会保障台湾的“政治安全”,甚至认为“危机生新机”,台湾能在中美全面战略对抗中获利,这加剧了社会错误信号的传输。

  三是青年容易受到网络舆论影响。青年能够利用网络参政也容易依赖网络被其左右思想。美国很早就注重利用网络输出“民主价值”,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舆论影响与塑造。近来年,民进党也加强扩大“网络战队”能力,被曝利用执政资源豢养大量“网军”。建制性“网军”会通过受众群体搜索与阅览习惯,定制性推送带有意识形态影响目的的新闻资讯。青年群体获取资讯的途径主要通过网络,也最容易被影响。

  (三)对两岸关系及大陆对台工作产生双向影响

  一是经济利好转化为认同互信依然存在很大难度。台湾青年世代在两岸关系上有一种“分手但不绝交”的态度倾向,支持两岸经济与文化层面的交流互动,但对于两岸政治互信与认同的建立保持审慎的态度。即便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评价在转好但却没有加深亲近感,尤其是在身份认同问题上更多表现出疏离。台湾青年世代能够肯定中国大陆经济上的成就和发展前景,却又对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军事崛起持消极防备态度。对于大陆向台湾释出的经济利好政策,一方面台湾青年多处于求学或初入职场不属于直接获取受益较多的群体;另一方面,台湾青年世代将经济与政治分离看待,使经济的政治效应被削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