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智库:闽台产业融合发展 从哪里切入?

http://www.CRNTT.com   2020-11-11 00:04:57  


  中评社香港11月11日电/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盛九元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1月号发表专文《闽台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分析与思考》,作者认为:福建在当前两岸关系情势下,应充分藉助自身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有效配合中央惠台31条及福建省的实施办法等的落实与完善,从两个层面推进对台工作的开展:一是以自贸区3.0版建设为契机,以生物技术交流合作为切入点,完善相关载体建设,建构起闽台生物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区;二是通过两岸特色金融合作试点,促进两岸金融机构与特色金融的有机衔接,为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助力。文章内容如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之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在信息、金融、物流、能源等领域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产业融合不仅给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而且能够通过融合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还能通过产业融合创造出全新的产业类别和商业业态,因此产业融合日益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乃至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一、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1、两岸要素禀赋相容互补。台湾岛内的要素禀赋结构和经济发展条件,决定了其必须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作为岛屿经济体,台湾地区内部市场规模狭小、产品类别单调、产业链条不完整,这导致岛内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必须依靠稳定的外部市场。反观中国大陆,凭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激发的经济活力,中国大陆具备全球第二的经济体量,拥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并打造出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同时还拥有着大量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劳动者素质也有大幅的提高,市场活力不断被启动提升,完全可以作为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坚实依靠。因此,从要素层面来看,两岸存在着天然的优势互补,这为两岸的产业融合提供了坚实的要素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