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智库:闽台产业融合发展 从哪里切入?

http://www.CRNTT.com   2020-11-11 00:04:57  


 
  2、两岸产业特征提供的契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工业结构成功地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在特殊的国际经贸背景下,台湾地区积极利用美日的技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扶持精密机械制造和光电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台湾的优势产业,并聚集了大量相关产业的技术人才,迅速掌握了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逐渐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并且藉助经济规模优势,建立起了庞大的第二产业。近年来,中国大陆在装备制造业、大型工程建设、交通运输设备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并拥有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整体工程建设经验。从两岸现实状况来看,台湾地区在高端电子设备、高端数控机床、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的优势恰恰是中国大陆产业发展中的劣势,而中国大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领域的优势也是台湾的短板,两岸完全能够探索在产业层面的融合互补,将彼此的产业优势融合并创造两岸共同的新兴业态。

  3、为两岸经贸关系保驾护航。两岸经贸交流自1978年开始逐渐深化,并从简单的商品互通逐渐走向复杂的要素贸易,进而扩大经贸交往的内容、提高合作的层次。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贸易与投资是构成两岸经贸往来的基本要素。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2004年至2016年中国大陆一直是台湾地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市场的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在35%以上,同时中国大陆一直是台湾地区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从2001年开始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投资额一直高于其对海外的投资额。虽然,随着民进党当局重新上台,先后推行“新南向政策”、谋求加入TPP试图平衡中国大陆对台湾的经济影响力,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下,一切妄图隔断两岸经贸联系的的举动都是徒劳的。两岸的经贸关系发展的状况并不取决于台湾当局的政治需要,而是取决于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取决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两岸经贸关系必将继续密切,必将能够为两岸的产业融合保驾护航。

  二、两岸产业融合在福建实践的可能

  1、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对接前景。根据经典产业经济学的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藉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台湾自1995年起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吸收传统文化的特长,台湾将许多传统产业注入文化特色与创意设计,极大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突出了当地文化特色,使其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显出优势,使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福建是中国最具人文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之一,也是著名的人文风景旅游区,属于福建文化圈,有历史悠久的闽南文化和闻名遐迩的船政文化、自然景观。在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基础上,福建提出加快实现闽台经济融合的发展目标,结合《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落实,福建在相关领域必将有进一步的深化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