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胡凌炜谈柯文哲模式为何难以复制

http://www.CRNTT.com   2017-01-18 00:15:51  


 
  (三)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存在新的合作空间与发展动力

  回顾两岸关系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台湾企业在大陆找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当时,由于大陆与台湾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台商带着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来到大陆,大陆则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大陆与台湾在经济、社会领域存在的落差产生了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巨大动力,找到了两岸合作的空间。然而,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岸之间在许多产业的差距在快速的缩小,大陆的劳动力成本也迅速上升。两岸的产业合作也逐步由合作转向竞争。如何寻求两岸合作的新动力,如何拓展两岸合作的空间成为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今年的双城论坛以“展现城市活力”为主题,以医疗卫生、青年交流、文化、交通、智慧城市为子议题,就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开展合作。这将为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找到新的合作空间,寻求新的合作动力。因为,这次双城论坛讨论的各项议题都是两岸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而且,应该看到台北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垃圾不落地,无线网络涵盖整个城市、社区卫生医疗等方面。大陆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了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很大的发展市场。在城市治理方面,两岸可以优势互补,重新找到合作的空间与动力。

  蔡英文的政策主张与施政显示  政治现实与理想状态存在巨大落差

  (一)蔡英文在“520就职演讲”中仍然采取与大陆立场背道而驰的政策主张

  观察蔡英文的就职演讲,可以看到,一方面,蔡英文在两岸关系方面做出了一些调整。针对“九二共识”蔡英文表示“理解和尊重这个历史事实,两岸应在这个基本事实与既有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针对执政后的两岸关系,蔡英文承诺“依照‘中华民国宪法’当选‘总统’,有责任捍卫‘中华民国’的主权和领土”;承诺“新政府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⑦;另一方面,整篇就职演讲是以台湾为主体来规划台湾未来的发展方向,刻意回避两岸关系对台湾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方面,蔡英文企图摆脱大陆因素,追求台湾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表示“要打造台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⑧。在国际参与方面,蔡英文执政后将以台湾为主体寻求实质参与国际社会,表示“在外交与全球性的议题上做出贡献。让台湾走向世界,也要让世界走进台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