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胡凌炜谈柯文哲模式为何难以复制

http://www.CRNTT.com   2017-01-18 00:15:51  


 
  应该看到,2016年的双城论坛能够如期举行更加细致地反映了大陆对台政策,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具有重大意义。从双城论坛中可以总结出很好的经验指导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但是,即使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与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所处的政治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短期内“柯文哲模式”很难复制,长期来看“柯文哲模式”能否复制取决于民进党执政当局与大陆能否相向而行,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础。

  “柯文哲模式”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理想状态

  (一)两岸之间以相向而行的方式建立政治互信

  政治互信对于未来保持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十分重要。两岸关系走到现在,政治互信走到哪里,各个领域的合作就走到哪里,没有政治互信的支撑,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合作也无法进行。

  在民进党重返台湾执政舞台之后,大陆对台政策的原则是十分明确的。习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涉台讲话中不仅讲明了“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重要意义,而且还明确提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①。针对大陆的立场,柯文哲在当选台北市长之后,充分认识到大陆因素对于台北市建设的重要性,一直非常小心维护两岸关系,维持与大陆的良性互动:

  一是积极正面呼应大陆对于两岸关系的立场。柯文哲日前接受台湾媒体专访时,表示理解和尊重大陆对“九二共识”的坚持,并且,柯文哲多次表示:“两岸一家亲”比“两岸一家仇”好,“两岸一家亲,现在我们往共同美好的未来前进”②,强调“四个互相”就是“互相认识、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二是从制度上落实“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理念。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大陆对台政策的基本立场,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以法治精神将抽象的“一个中国原则”通过明确的制度落实下来。柯文哲担任台北市市长后,“将大陆小组由市府研考会下提升到直属市长,由柯本人任召集人”③,明确定位台北市与上海市的交流是“两岸城市交流”,强调“因为我们把台北与上海的交流定义成两岸城市交流。因此,我们在台北市政府秘书处之下设立了大陆小组专门办理大陆事务,另有国际事务小组处理外国事务。我们瞭解两者的不同。”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