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对策

http://www.CRNTT.com   2014-05-30 09:16:21  


 
  长期看力差--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双重压力

  汇率在长期取决于两国间劳动生产率增速的差异,即两国间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的差异,这是标准的开放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的结论。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是资本积累和人口红利,正如克鲁格曼在《东亚的奇迹》中所阐述的理论一样,中国的TF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展望未来2~3年,中国面临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双重压力,中美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增速差距可能会保持不变,很难出现实质性收窄。

  二、外汇储备动态存隐忧

  文章称,2013年末,中国人民银行拥有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这只能理解为资产,而非流动性。央行的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美国、欧元区与英国、日本的资产,且以安全资产为主,其比例据估算约为7:2:1,虽然这些资产流动性高,但对中国人民银行而言,大规模抛售在政治上恐怕很难做到,因而流动性即变现能力并不强。我们作一个假设,在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具备完全流动性的资产可能不会超过5000亿美元(总外汇储备的10%~15%),因此,人民银行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有“钱”。因此,中国政府高达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面临资本短期快速外逃的局面时可能并不完全保险。

  人民币币值与国内房地产价格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很重要的两个宏观变量,并且两者一定是互相决定、互相加强的。房价下跌,对人民币汇率将构成相当大的压力。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压力测试。据估算,全国房地产的总市值大约与M2相当,根据2014年2月的数据,M2已经突破113万亿元,假设当前房地产总市值110万亿元。全国的房贷总额大约是15万亿元,假设房价的50%是贷款,则可以推算这部分的房地产价值是30万亿元。剩下的80万亿元房地产市值,没有债务负担,面对房价和人民币汇率双重下跌的风险,房主有可能抛售房产,假设有20%的无房贷居民会选择抛售房产,即16万亿元,再假设其中20%会兑换成美元,即32万亿美元的兑换需求,这一需求已经接近央行流动性的上限。

  三、政策建议

  文章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打破刚性兑付

  2013年下半年以来债券市场进入熊市,长期国债利率大幅度上升,这一方面是美国QE退出预期提升带来的全球利率上升的结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率市场化的加速。利率市场化的加速不仅反映在长端利率,短端利率的市场化也实质上开始上升。笔者认为,国内的利率传导机制越是有效,利差就越能真正反映两国间无风险收益的差异。在加强金融监管,包括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包括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打破存款利率的上限等。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打破刚性兑付。刚性兑付的打破不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如同房价的下跌一样,这对于社会稳定将是一个强力冲击。但在刚性兑付下,隐性的违约风险已经越来越高,这实际上使得风险调整后的利率在下降。打破刚性兑付,让信用风险显性化,国内外的各等级利率才变得有可比性,全球投资者也会消除对刚性兑付的忧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