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全球治理大变局中金融外交软实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8-17 00:11:14  


 
  通过本币结算,减少地区贸易受到非本地区货币波动的影响。并由于本币结算,本币贸易融资将得到增加,对非本地区货币贸易融资的依赖将会减少,扩大经济贸易合作。在上述基础上,发展本地区金融市场,缓解投资和储蓄的期限和结构错配。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要求日益强烈,以此来降低结算风险,促进本地区经济稳定和增长,推动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其经济规模和近年贸易地位也使其本币具有了国际使用基础。

  2009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清迈协议,进一步强化了亚洲金融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五国也提出本币化进程,强调加强金融货币合作。为此,自2012年开始,中国开始逐步放开资本项目本币管制,鼓励境内外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2014年又开始放开个人境内外人民币间接投资。

  (二)货币金融要素与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

  货币金融要素推动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反之,以区域经贸合作为引擎的国际组织也助推一国货币影响力,建构其金融外交软实力。例如,东盟一体化助力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

  中国与东盟开展国际合作的里程碑范例莫过于确立了《清迈协议》。2000年,“10+3”(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即《清迈协议》。《清迈协议》主要内容包括扩大东盟互换协议(ASA)的数量与金额和建立中日韩与东盟国家的双边互换协议。

  2014年,《清迈协议》修订版生效,货币互换资金规模将从1200亿美元增至2400亿美元。成员国出资额均翻倍,其中日本和中国各出资768亿美元,加上韩国,三国出资总额占整体80%。

  《清迈协议》规定若“10+3”中某成员经济体出现危机,该成员有权依据协议规定,在其出资份额与事先设定的借款乘数相乘所得的额度内,用其本币与美元实施互换,以补充流动性,因此陷入金融危机的成员国将能更快地从这个外汇储备库中获得融资。

   清迈协议的目的是使亚洲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实现救助。金融危机发生时,获得IMF资金援助一般需要2-3周审查时间。而《清迈协议》规定,紧急情况下无需取得其他成员国同意,各国只需支付手续费,就可随时提取事先设定好的外汇资金(具体金额并未公布)。而在《清迈协议》修订版中又把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关的可用融资额在资金池2400亿美元中所占比重从20%扩大至30%,危机国家可以即刻得到货币帮助。今后还将讨论进一步提高至40%。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