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 
中评论坛:上海公报五十周年与中美

http://www.CRNTT.com   2022-05-31 00:03:54  


张亚中
 
                    张亚中:台美关系有天花板  祇能是非官方关系 

  我先回应一下刚刚“认识到”(acknowledge)或者“承认”(recognize)的问题。从国际法来讲,所有的签约文本都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无论是用“承认”还是“认识到”,中英文版本不同,但在国际法条约意义上,每个版本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国际法毕竟是一个弱法,有模糊时,双方文本都有法律效力,但哪个国家实力更强,就用他的方式去解决。所以这个事情其实比较不好讨论,权力是决定以哪一种文字为优先依据的基础。

  我回应一下,刚才第一轮,大家谈到上海公报跟中美关系的时代意义跟实践成果与挑战。综合大家谈的,我作几点小小的结论。

  毫无疑问的,50年前的上海公报,改变了整个冷战的格局轨迹。在上海公报以前,苏联是美国围堵的对象。上海公报双方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共同“反霸”,也就是美国“联中遏苏”,这改变了冷战开始初期的围堵轨迹,也相对减弱了台湾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从“美国VS苏联”变成美中联手抗俄。这是一个最大的战略意义。

  第二个大家也谈到了,上海公报为未来的美中台三角关系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后来的建交公报、817公报或者台湾关系法,都是以上海公报为基础慢慢延伸下去的。美国跟中国大陆建立了正常化的关系,上海公报提到双方关系发展正常化,后来建交了。台湾跟美国的关系即使再好,它的天花板就是美国不可能承认台湾,或者“中华民国”是一个具有国际法人格的“国家”,关系再好也是维持一个非官方的关系,这是美中台三角关系的结构。

  冷战结束,特别是2000年以后,美国开始把中国大陆视为首要政治对手,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到拜登,打台湾牌的倾向愈来愈高。美国朝野对提高美台政治位阶已有共识,也开始有松动“一个中国”内涵的迹象,但是到目前为止,“不承认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仍是美台关系的天花板。这使得未来如果两岸“有事”,美国相对缺乏有力的国际法依据介入。这是上海公报签署五十年迄今没有改变的政治遗产。

  第二轮我们来谈美国的印太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冲击,以及中美双边关系最近的发展对两岸关系可能的影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