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 
中评论坛:上海公报五十周年与中美

http://www.CRNTT.com   2022-05-31 00:03:54  


 
  但是上海公报中有关两岸、一个中国的议题,其实从1990年代初期就开始受到挑战。严格而论,冷战架构结束后的第一任美国总统是克林顿。克林顿1992年上台后,就开始检讨对台政策,1994年对台政策检讨报告出炉,然后CCNAA(台湾驻美机构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改名等慢慢相关的政策一一出现。然后就是允许李登辉在1995年访美,这可以看作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挑战;更仔细的说,是美国希望把一个中国原则的解释慢慢稀释,看看北京可以忍受的相关底线为何。结果后来在1995年中到1996年初出现台海危机!美国这才发现台湾问题真的会引发与大陆的战争。而且当时是冷战已结束,美国认为在全球一超多强的结构下没有必要打这种仗,而两岸纵使统一大陆也不可能挑战美国的霸权;同时美国认为可以跟北京进行经济的垂直分工,在全球经济产业结构上产生重大的互补作用,所以中美关系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小布什上台后,重新复制克林顿上台时的情况。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美国里根总统时期留下的“新保守主义”Neocom的这批人上台,开始推翻克林顿时代的政策,重新要想试一下美国的全球权力达距可以到何种程度,于是不断挑战中国大陆的一个中国原则;再加上小布什本人完全不懂两岸关系,甚至还说出“要尽其所能防卫台湾”!结果引发轩然大波,美国上上下下花了很大力气把这个话收回来;再加上当年的EP3事件,小布什政府又宣称要对台军售,其中还包括6艘潜艇这种攻击性武器;另外,当时美国的New York Times甚至在国防部拿到一份攻击中国的战略计划!可是后来发生911,北京回应得宜;小布什政府重新评估其全球安全威胁,把针对美国的全球恐攻列为头号敌人;于是在大陆对美国的潜在威胁,至少是阶段性抹除。

  所以一个中国原则早在1992年就受到挑战,到了2000年的时候又受过一次挑战,但小布什因为国际反恐对中国有需求,全球大概80%的恐怖组织都在中国大陆周边,美国的全球反恐需要大陆协助;于是一个中国原则慢慢又稳定下来。

  到了奥巴马执政后期,又开始有点松动,那就是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政策;就是美国对中国大陆的战略需求减小的时候,有些东西又慢慢浮现出来了。特朗普上台以后,就开始制订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这意味着美国在全球反恐中对中国大陆的需求下降,所以可以有空间在其他问题上挑战中国。

  到现在,拜登和他政府的那批人应该知道台湾问题是会打仗的,这是因为从拜登本人到他下面的那些人大概都见证过1996年3月的台海危机,这和特朗普那批大老粗不同;美国当年的独立号航空母舰战斗群都到台湾的东部外海了,后来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就撤了。美国不希望与大陆真正的发生战争,尤其是核战争是没有国家打得起的。

  所以,上海公报面临什么挑战?其实从90年代以后,每一个美国总统上来后都有挑战,祇是挑战成功不成功的问题,以及有没有压舱石(美国人叫护栏)的问题。刚才玉枝讲得对,安全利益才是最大的需求,如果安全战略需求没有了,也就没有了压舱石了。所以双方能不能找到一个压舱石?会不会搞到威胁彼此相互保证毁灭的地步?没有人知道,但我们不希望走到这一步;我们祇能说,到现在为止,上海公报在过去的50年曾经发挥作用,但是在后面的十几、二十年开始逐步受到一些挑战。下一步会怎么走,有待继续观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