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人对“江南Style”的三大误读

http://www.CRNTT.com   2012-11-21 14:11:39  


2012中国网球公开赛 小德夺冠也跳江南style
  中评社北京11月21日讯/《江南Style》的爆红,在席卷全球的同时也对中国两岸三地形成飓风效应,不仅有大街小巷的广为传唱与粉丝模仿,也有各大媒体连篇累牍的跟进报道。截至2012年11月19日,关于《江南Style》的百度网页搜索达2730万条,其视频网页也高达257000条。

  人们在惊叹于韩国神曲爆红的同时,媒体舆论也纷纷对发表观点与看法,分析该曲爆红背后的深层原因。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乐云近日撰文认为,在众说纷纭的喧嚣中,中国人对《江南Style》存在三种误读。

  误读一:《江南Style》没有什么原创与创新。提出这一论断的是台湾创作天王陶喆,他在微博在提问:“有人可以告诉我,‘江南Style’在红什么?”他承认平时关注韩国音乐不多,若单从音乐工作者的观点来看,舞蹈的确可爱,但他认为“音乐本身,我认为没有什么原创和创新”。对于他的这一观点,赞赏者有之,但更多的是批评与讥讽,甚至有网友嘲笑陶喆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在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何谓“原创”与“创新”。所谓原创,含义有二:一是作者首创,非抄袭模仿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独特个性的物质或精神成果。二是作者自己创作的,具有社会共识价值的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的作品。所谓“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在对这“原创”和“创新”的基本内涵进行归纳后,其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非抄袭模仿及独特个性展现上。很显然,《江南Style》的创作基本符合对“原创”和“创新”的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没有原创与创新。当然,它的音乐生命力有多久,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