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音乐人活不下去了?

http://www.CRNTT.com   2012-04-27 14:05:06  


世界知识版权日,中国音乐人集体抗议《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盗版猖獗、网络免费音乐横行,音乐版权保护目前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中国广播网)
  中评社北京4月27日讯/进入数字时代,音乐依然无所不在。包括传统唱片、音乐彩铃、在线音乐、影视配乐等在内的音乐产业规模已达1000亿元,但是词曲作者和唱片公司等音乐权利人所分到的份额不过2%至3%。一位音乐人说:“用惨淡经营都不足以形容音乐产业的现状。”

“做音乐不如说相声”

唱片业面临人才流失

  在音乐产业的论坛上出现相声表演并不多见。3月29日,在2012年东方风云榜“真音乐.大声唱”论坛上,当“嘻哈包袱铺”在嘉宾发言间隙上台表演相声时,坐在台下的卢建内心百感交集。就在年初海蝶唱片公司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有人对身为董事长的他说:“现在唱歌不如转行去说相声。”

  “当时我们开会讨论不同艺人的规划,都很难,每个艺人算来算去好像都不太容易挣钱,其中有一个歌手讨论到最后,他的经纪人急了,说要不就让他转型说相声。他给的理由也很充分,说相声的成本很低,不需要企划,不需要宣传。”卢建说。

  “转行说相声”固然是情急之下的愤激之言,但在唱片业长期的不景气下,大批音乐人纷纷转岗甚至转行,为影视作品写歌、拍广告、开饭店,不一而足。太合麦田唱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宋柯的经历颇有代表性。这位在唱片业浸淫20多年的资深音乐人在宣布公司不再签约艺人后,在北京CBD开了一家烤鸭店。朋友们近来一见到他,总要开玩笑:“老宋,不做唱片,改做鸭子了?”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要是只靠音乐本身,95%的音乐人都活不下去。歌手还好些,至少还有演出和代言,最惨的要算词曲作者,单纯写歌绝对养活不了自己。”飞行者唱片公司董事长钟声说,“这个行业已经越来越不成其为一个行业了。”

  他的说法得到了一些词曲作者的印证。中国流行音乐学会副秘书长李广平说,一首歌有的能卖个三五千元,知名一点的作者能卖到一两万元,但创作一首歌往往费时甚久,会不会有歌手和唱片公司购买也说不好,所以大部分词曲作者都是业余搞创作,“靠写歌,早就饿死了”。

  台湾词作家方文山说,尽管自己在词曲作者中算是知名度和曝光率都较高的了,但主要收入却不是来自音乐本身,“音乐收入只占我总收入四成而已”,而来自版税、演讲、杂志的专栏、文案以及开餐馆的收入约占六成。

  人才的流失导致我国音乐产业的基础——歌曲创作——持续下滑,一个直观的数字是唱片公司的出歌数量逐年减少。2009年全国共出版歌曲及乐曲录音制品1959.81万片(盒),较2008年下降15%,仅为2005年数量的54%。

  传统唱片的销量也一落千丈。据中国音像协会统计,从2003年到2009年,我国CD唱片销量从12.2亿元下滑至1.3亿元,萎缩近90%。卢建说,在唱片业的黄金时期,一张专辑卖上百万张并不罕见。而如今海蝶唱片推出新人许嵩的《苏格拉没有底》卖了20万张,就已是2011年销量冠军了。他说:“只有音像公司、唱片公司有饭吃,创作人能够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人才才不会流失,才会有大量优秀的、有才华的人进入这个行业,也才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