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全球经济:超长周期中的全局性拐点

http://www.CRNTT.com   2012-01-11 08:30:56  


 
  新兴经济体产能过剩加重

  从2008年到今天,新兴经济体产能过剩进一步加重,资产价格、银行资产质量、外汇储备和汇率等方面积累起来的风险也接近于全面释放的临界点

  在关注老牌发达国家全局性政府偿付能力风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2008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的系统性风险显着升高,正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新的潜在威胁。

  首先,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产能过剩比2008年更为严重。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采取了极度刺激政策,导致很多工业品产量或原材料消耗量占全球比重进一步升高,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其他高度依赖出口的新兴经济体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到2010年,中国洗衣机、冰箱、彩电和空调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高达35%、42%、47%和83%。粗钢、水泥和化纤该比重分别高达47%、58%和66%。煤炭消耗量占全球的比重高达46%。作为一个新世纪以来刚崛起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也达到22%,这与中国人口占全球的比重基本相当。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大约40%的传统工业生产活动,极端畸形地集中在中国。

  由于传统工业体系如此庞大,中国的资源、环境乃至劳动力实际上已经处于极不合理的超负荷状态;从资源和环境两个角度看,更是难以持续。高速增长延续得越久,对国民健康和子孙后代利益的损害就越严重。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将可能转入低速增长乃至停滞不前的状态。在上述背景下,中国经济规模任何程度的增长,都将给其他国家带来更严重的劳动力失业压力。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7~10年再次翻番,那么其他大部分国家的传统工业将基本上瓦解。

  其次,不少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比2008年初更高的资产价格风险。从不同时间跨度来看,巴西、墨西哥、印尼、印度等股市已积累巨大的涨幅。从2003年初至今,委内瑞拉股市上涨幅度接近14倍,印尼接近8倍,墨西哥接近5倍,巴西和阿根廷接近4倍,印度约为3.5倍,菲律宾超过3倍。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化、上述国家无法独善其身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尤其是外来投资者)很可能有获利出逃的倾向。从技术形态看,上述国家股市大多已跌破了年线,且月MACD均已出现“死叉”,中长期“空头”形态似已形成。

  在房地产价格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新兴经济体积聚了远高于2008年的风险,泡沫破裂的可能性不可低估。到2007年底,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严重的泡沫。2008年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曾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从2009年上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泡沫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加重和蔓延。

  目前,中国住宅市场投资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都已充分释放,有购买力的“刚需”释放较为充分,缺乏购买力的“刚需”难以转变为有效需求。从供给角度看,中国很多城市窄口径的出清周期(不考虑囤积房)已很长,而考虑囤积房的宽口径出清周期则会更长。

  个人倾向于认为,2012年可能是中国住宅市场转入长周期调整的重要转折点。

  第三,东欧转型经济体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东西欧国家在贸易、金融和投资等方面存在紧密的联系。西欧经济形势的恶化,以及银行体系“去杠杆化”很可能导致东欧国家出口下降、资本外流、信贷萎缩、资产价格下跌、经济减速和失业率上升。

  第四,部分新兴经济体面临较高的货币贬值风险。2005年初至2011年10月底,不少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出现了一轮较强劲的升值过程,其中巴西雷亚尔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分别超过52%和27%。从中长期角度看,欧洲银行体系的去杠杆化,新兴经济体自身的经济减速以及资产价格的见顶,可能导致其出现资本外流与货币贬值,并且容易形成货币贬值预期与资本外流之间的恶性循环。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发达国家经济形势趋于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可能加重的国际环境下,出口依赖型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潜伏着又一轮竞争性贬值的可能性。

  最后,中印巴等国银行体系面临的资产质量风险比2008年高很多。2008年底以来,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普遍出现一轮信贷膨胀过程,银行资产大幅扩张。2008年至2010年,中印巴银行体系贷款规模分别膨胀了94.5%、104.1%和99.8%,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过25%。根据历史经验,在经历一轮信贷高速扩张过程后,银行体系不良率通常会进入一轮上升周期,这将导致银行体系信贷扩张的能力与意愿的双重减弱,从而长期压制经济增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